第49頁 (第2/3頁)
張大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往返,靈活來去,猶如戲水之龍。後世庵清光棍無論如何文明生活,總要以木桶洗浴。桶下即使不設滾輪,也常要在原本裝置木輪的地方或刻或繪四個輪形圖樣,以仿&ldo;水龍槽&rdo;舊制,這都是不忘本的命意。
可這萬得福才翻身入槽,槽下滾輪猛地一鬆,竟然像是裝上了引擎一般朝前行去‐‐這原也不足為奇,這浴室為排水便捷,地面打就的一層水泥底其實本有高低傾斜的角度,是以&ldo;水龍槽&rdo;輪下平時應該卡著一片三角木,以防滑動。也不知是夜來瘸奶孃傷心失神,忘了將三角木插回原處,或是怎地,總之這&ldo;水龍槽&rdo;一時竟好似脫韁之馬,倏忽朝浴室的盡頭滑去,眼見就要撞上石壁,猛可卻又煞住了,萬得福探身朝下一覷,見輪前平白又多出兩塊根本不該出現在此處的黑瓦片來。
這一刻萬得福拍了兩下腦袋,自忖:那六老能攛掇我回得祖宗家門,難道就不能在這浴室裡佈置機關嗎?好!你們整了我大半日的冤枉,如今伺候我洗個澡也要煞費周章,我且尋摸尋摸,你們究竟還有什麼把戲可耍?轉念及此,萬得福順勢朝前一傾身,想要看出點名堂‐‐究竟這&ldo;水龍槽&rdo;為什麼會停在這裡?偏在此刻,他聽見了一陣鬨然大笑之聲。
原來這&ldo;水龍槽&rdo;煞住的位置,正對著一堵石牆。這牆的另一面是老宅第三進西廂和南面側房之間的一個犄角,格局方正,本是南面那側房的裡間。按老漕幫舊制,這四四方方的一個犄角既無窗、又無門,只以一道屏風與南側房的外間屋相隔,平素極是幽暗。即便是白晝辰光也得掌燈才能辨物。萬老爺子厭其壅閉,且空氣混濁,鮮少至此,所以大都只用來貯放一些儀仗、宗卷之類的物事。除非有那不足為外人與聞、也同祖宗家門大事無甚關涉的事,才會繞過屏風,到此交代。通常情形,不外是瘸奶孃、哼哈二才和萬熙等人在灑掃應對進退上有什麼不得體、不合宜的地方,萬老爺子總會將人叫到老宅西南角上這裡間屋來訓斥教誨一番。據萬老爺子說,這西南角原來在祖宗家舊制就是個刑殺之地,老漕幫中有人犯了嚴重的規矩,不得不以家法處置之時,便常在此地執行。
可萬得福沒想到,就在他雙目所及之處的牆上竟然鑿穿了一個約莫有黃豆大小的孔洞。奇的是,這孔洞是新鑿的,洞口尚有石粉殘餘,隨著一脈水流沿牆向下滴淌。此外,孔洞也不是橫平通直鑿出,而是有一稍稍向右上方傾斜的角度。萬得福自然湊上臉去,貼牆細窺‐‐端端嚴嚴看見小爺萬熙坐在平時萬老爺子教訓家人的那張椅子上,俊秀的臉上不時閃爍著不知是燭苗還是燈焰的暈黃光影。只他臉色倒十分凝重,笑聲顯然來自另外一人。只這孔洞不會轉彎,是以看不出是什麼人來。倒是那人笑過之後,又說了話:&ldo;連我也想不到這孩子年方十七,卻有如此膽力、氣魄。來!瞻兒,你就把你最拿手的那段兒《火燒戰船》給小熙叔叔唱上幾句。&rdo;
立時,平空爆出了一聲吼‐‐是另一個罡氣淋漓、嘹亮渾厚的嗓子‐‐叫了個板,果然唱起《赤壁鏖兵》裡黃蓋放火的一節。這戲當年袁世海和裘盛戎合作過一盤錄音‐‐由袁飾曹操,拿手唱段自然是《橫槊賦詩》的片段;而裘氏工銅錘花臉,別開&ldo;文淨&rdo;一路生面,唱工細膩溫厚,帶有濃重的鼻腔,俗人常以&ldo;傷風花臉&rdo;稱謔之。但是在《赤壁鏖兵》裡,曹操是當然主角,所以在設計這第二淨角搭配時佐之以斯文見長的裘氏,雙方各自的特色便相得益彰,不致衝撞。可是此際隔壁屋裡扯開嗓子唱《火燒戰船》這個段子的人用的卻非裘派唱腔,而是聲震屋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