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蔡京故作驚訝,卻是心中竊喜,“我見正夫提到的數名蜀黨之徒,多是在國史院,對於這等偏閒署院裡的人,有必要如此這般重視麼?”
見蔡京說得認真,趙挺之也顧不得分辨他是真的不清楚還是故意裝糊塗,耐心解釋:“自元佑初年,前蔡相公提舉《神宗實錄》,編纂一事便由國史院負責。之後此事先後被司光君實、呂晦叔、呂微仲幾位前相提舉,尤其是這蘇軾當權,便累薦門生弟子進入國史院,如黃庭堅、晁補之、秦觀等人,其用意就在於明行修纂工作,實則編造誣陷不實之辭,詆譭先帝英名、陷構新法於不義。下官風聞當今官家有行紹述之志,章相又有行新法之心,所以,這朝堂之外,蘇賊不可不南貶;朝堂之內,國史院之黃奸等一眾,不可不盡除。”
蔡京原本看到趙挺之送來的彈劾文字後,覺得可以好好利用一下他與蘇軾、黃庭堅等人的矛盾。反正蜀黨也是舊黨陣營,是他們接下來需要一步步清理的物件。
不過剛才聽了趙挺之的思路後發現,從蘇軾身上開刀、然後引到國史院,進而一步步地藉助於對《神宗實錄》一書的徹查入手,倒確實是一條可以將更大範圍、更多的人都迅速牽連進來的好方法。
其實對於蔡京而言,他並不在乎對方到底算不算舊黨,也並非真的認為這樣的操作可以幫到新黨什麼效果,他只關心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扳倒更多的人?
因為只有更快的速度去扳倒對手,才能體現出自己的能力與水平:
在熙寧年間,王安石主持新法實施的過程,蔡京進士登第後,先後在錢塘尉、舒州推官位上,就是因為對新法的實施雷厲風行,才獲得王安石的青睞,從而累遷至起居郎,在出使北遼之後,與其胞弟蔡卞,同拜朝廷中書舍人。
而到了元佑年間,司馬光秉政,盡廢新法,並要求限期五日盡數恢復原來的差役法時,包括一些舊黨官員都高呼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蔡京卻率先完成了。
要不是他身上的新黨烙印太深,還真是能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能夠從王安石的昨日變法先鋒,迅速轉身而成司馬光的的今日更化猛將。
當然,也是從那時開始,舊黨人對於新黨成員無差別、無情面的瘋狂打擊,也讓蔡京的內心充滿了屈辱與仇恨,或者讓他明白了,沒有什麼正義與原則,世上有的只有機會與權勢。
眼下,機會已經在他的眼前,權勢,也完全取決於自己接下來的作為。
而蔡京的心裡更清楚,新法也好,舊例也罷,不過是一種可以幫助他實現自己政治地位與影響的工具而已,只有扳倒儘可能多的人,朝堂間才會空出更多的位置,而他才有更多的機會,去網羅更多的黨羽,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當前,趙挺之提出的從《神宗實錄》入手,的確是一個讓他耳目一新的思路。
想到這裡,蔡京不由地拍拍案頭的那份彈章言道:
“正夫拳拳之忠,盡在這份彈章之中,蔡京對此甚是敬佩。不過眼下朝堂人心浮動、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我們要想把這夥奸賊一網打盡的話,必須要全力出擊,以求一擊而中。”
趙挺之聽到蔡京似有下決心之意,趕緊說道:“願聞龍圖高見。”
蔡京道:“蜀黨人眾,僅靠你我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整個諫院的力量。這樣,你這份彈章先不急著單獨遞上,還是由我去找左司諫張天覺,只有聯合到御史臺之力,才能將這蜀黨一眾人等盡數地拿下。”
“還是元長兄思慮周全,挺之欽佩。”雖然這樣的安排之下,整件事情的主要策劃者變成了蔡京,但是趙挺之的目的卻是已經達到。更何況,面對即將起復的蔡京,他也是有心投靠,即使是所有的功勞都被對方拿去,又能如何呢?
蔡京所提的張天覺就是指張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