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第2/2頁)
不是風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化學會主辦的奧林匹克競賽不一樣,一方面是避免初中學生擠佔高中學生競賽通道的名額,另一方面也是給競賽生減負,把初中的競賽價值明確圈定在了「直升名校高中」這一點上,全區域的中學生一起競爭,因為有個報考學校的地域限制,所以也被稱為小國初(小國家初賽/省賽)。
賽制上,只要每年在小國初裡拿到金獎的學生,就可以降分錄取本省名牌高中。而如果學生有意繼續競爭無條件保送名校的條件,則要進入省賽之後的全國決賽(小國決)。
也就是鹿行吟當初參加的比賽。
這種比賽獲獎人數一般由主辦單位進行總量控制,每年一等獎人數分到各省市。
因為涉及到生源篩選和國家隊預備隊、四大名牌大學少年班的預備選拔,一等獎的人數也會根據各省競賽實力強弱進行分配,力求篩選出真正的競賽苗子。
s省雖然有最出名的鷹才中學,位列全國四大名校之一,擁有100的一本率和近乎可怕的5大學輸送能力。但s省因更重視高考而不屬於競賽強省,競賽生源也不太受重視——身在弱省,基本就被視同於競賽訓練質量、數量、生源情況都不如強省,組委會評定也會自然而然有偏重。
高中競賽是這樣,初中競賽更加是這樣。
s省當年分配的一等獎名額只有二十人。
鹿行吟所在的冬桐市屬於c省,屬於競賽強省,當年分配的一等獎名額足有八十人,原因之一也是c省有四大強校中競賽排行最高的繁星中學。
繁星中學是初中、高中連讀式私立中學,每年穩定向國家集訓隊輸送人才,也出過奧林匹克世界冠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