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第1/2頁)
懸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柳秉之才名不虛,詩詞寫得極之哀婉纏綿,連本宮讀來都不禁黯然無語,確是心思巧妙、文采非凡。然而,本事不用在書寫治國之策上,卻拿來勾引皇后。這罪名,夠孟家和姓柳的死上百回了。本宮雖這般思量著,到底心中有些難以置信。孟清霜是精明至極的女人,怎可能做出這般愚蠢之事,別是設個陷阱要坑害本宮吧?本宮才不相信這世間真有情難自已這回事。要如何利用此事發難,本宮還沒想好,孟清霜就自己找上門了。
本宮還記得那個黃昏,身為皇后的孟清霜直直跪在本宮這個貴妃面前。想是匆匆趕來,衣衫頭髮都有些不整。本宮想到了,她定是要為孟家求情的。可本宮想不到,她開口求的卻是願以一死保柳秉之一命。
原來,柳秉之是朝廷新貴,孟家早有拉攏之意,但屢屢未果。直到,孟清霜回府省親與哥哥請來的柳狀元偶然相識之際,孟清霜的哥哥想到了一出利用妹妹以情相誘的險棋。雖是險棋,倒也真真栓牢了柳秉之。可惜人心不由人算計。孟家聰明反被聰明誤,怕是要賠了皇后,又折了柳郎。
本宮心裡明白孟皇后的意思。孟氏太后已經不在了,孟清霜若是也死了,本宮自是後宮之首,單氏在朝中權勢可保。
本宮記得曾問過孟清霜,&ldo;書信在臣妾手上,娘娘死了,憑什麼相信臣妾不會在皇上面前添油加醋,對柳秉之和孟家人趕盡殺絕?&rdo;
&ldo;本宮與你相鬥多年,自然知你素來是個磊落之人。外戚與皇族通婚,算是半個主子,故皇后之位人人爭搶。我朝外戚唯單、孟兩家勢力最大,多年來相爭相衡,輪流執掌後宮,豈不比讓別家來分一杯羹要好?如若徹底滅了孟家,單家作為外戚一門獨大,只怕也不為皇家所容,到那時自有旁人崛起,對單家未必是好事。至於柳郎,他本無辜,懷璧其罪,一切都是孟家的設計,何苦增添冤孽。&rdo;
&ldo;臣妾想不通,娘娘出身孟家且是如此精明之人,保孟家即可,還顧念不相干人的死活作甚?難道娘娘與此人竟是真心?&rdo;
&ldo;真心還是假意,本宮已經分不清了。&rdo;
不知道孟清霜給自己下了什麼藥,回去後當天夜裡就報了喪。太醫驗屍也沒查出個所以然,只得跟皇上說是急病暴斃。
本宮將截獲的所有書信封在一個匣子裡,找心腹太監送出宮,交給了那個柳秉之。太監回來說,柳秉之開啟匣子時,臉都白了。第二日,柳狀元即告了病假,休養了大半年,終日閉門不出。未幾,上奏皇上說是落了病根,心肺受損,不能再做官,要回南方老家了。青年才俊忽然辭官,皇上本不以為然,便親自召見了他,但見其精神恍惚,確與之前神采飛揚的模樣大不相同了,只得准予。父親後來在一次私信中還提及此人,說是回鄉後不久就撒手人寰了,可惜了滿腹的才華。
有什麼可惜的?若這柳秉之以為孟清霜死了,往來的書信也拿到手了,他還可以高枕無憂,賴在朝中不走,繼續飛黃騰達,本宮勢必要對付他。即便不因為他投靠孟家,與單家為敵,只看他堂堂狀元出身,家有妻妾兒女,不老老實實做官,利用深宮女子寂寞,罔顧君臣之道,靠勾引妃嬪上位,下流無恥至極,枉讀了聖賢書。唬得孟皇后那樣人物,臨死還要低頭求情,真真可恨。
孟清霜死後,皇上令本宮統御後宮,卻沒有再提封后之事。
孟家後又送過兩個女兒進宮,無奈均不得聖寵。年復一年,孟家逐漸式微。
幾年後,哥哥行事不慎,被人告發,被革職查辦,父親被迫致仕,本宮也跟著受了牽連,加上年老色衰,失了皇寵。
只兩三年的工夫,江南有幾個世家崛起,宮中得寵的嬪妃便多來自南方。尤其是許淑妃,嬌柔美艷,風頭無兩。本宮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