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趕集 (第1/2頁)
寒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眼睛一睜一閉,一晚上很快就過去了。
在一陣陣雞鳴聲中,張安很快就清醒過來。
今天是星期天,是紅巖鎮趕大集的日子,有的人家需要把家裡多餘的東西背到集上去賣的會起個大早,天不亮就起床開始趕路。
就張安之前還讀書的時候,每次從家裡回學校,都是天不亮就得起來趕路到鎮上去坐車。
因為從長箐村到紅巖鎮上有一段時間,十來裡地的路程,趕著十一路都得走一個來小時。
班車也只從鎮上跑到縣裡,順路的村子還能搭個便車,不順路的村落,要麼坐馬車,騎腳踏車,兩者都沒有的就只能走路了。
為了不到街上花錢吃東西,王芳一大早就起床開始生火做飯。
今天早上吃的不再是麵條,而是昨天晚飯剩下的剩菜,跟米飯一起炒著吃。
本來要走路到鎮上的,但是走到村口便遇到了村裡人趕馬車,所以也趁機搭了個便車。
馬車現在在村裡算是大物件,不說馬車要花上百塊錢打造,光一匹馬就得值不少錢,所以長箐養馬的人家就三四戶。
但是養馬也有好處,平時駕車可以給別人拉各種東西,比如糧食作物啊,再有蓋房的石頭石灰木料等等,一兩年下來也回本了。
其實牛也能拉車,但是山區的牛性子有些太磨嘰了,拉車效率就比馬低了太多。
從村裡到鎮上,一會上坡一會下山,林子裡的各種蟲鳴鳥叫也開始開起了音樂會。
坐上了馬車,腳程比走路要快很多,半個來小時的時間就到達了鎮上。
整個集市其實並不像後世的集市一樣是一片開闊的大壩子,而是沿著鎮上馬路沿路擺攤設集。
街口子有一個籃球場,但是每到趕集的時候裡面都是馬車停放。
沿路走進去就能看到各種攤子,賣衣服的,賣鍋碗瓢盆的,還有買吃的等等。
聽老爸說,前些年還沒有這麼多人自己進貨擺攤的時候,大多數的東西都要到供銷社去買,但是這兩天開始,供銷社雖然還在開門,但是已經沒以前那麼多人去了。
老爹張建國明顯是有路子的,來到鎮上便揹著揹簍朝著一家餐館走去,沒多大會就揹著空揹簍回來了。
應該是之前老爸每次有東西的時候都是賣給這家人,所以作為長期的合作伙伴。
“六條魚十七斤,老闆給了一塊一毛錢一斤。”說著話的老爹把十八塊錢遞給了老媽。
果然家裡的財政大權還是在老媽手裡,老媽屬於那種比較顧家,精打細算的人,用她的話來說,他們當時分家的時候,爺爺奶奶沒給什麼東西,基本上就是兩斤油,兩把麵條跟一小包米打發了。
兩人算是白手起家,從當初在老房裡分的一個房間分家,到現在後來自己單獨出來蓋了個房子。
而據說老爹張建國年輕的時候並不省事,經常跟朋友出去玩,幾天不回家,後來不知發生什麼事以後,老爹再也沒有出去浪了,而是勤勤懇懇的在家幹活。
所以家裡能有現在的條件,老媽肯定是第一大功臣。
在街上逛了幾趟,張安揹著老媽在肉攤上買的十斤豬油,又買了些蔬菜種子和調味料以後,就沒什麼是需要買的了。
趁老爸老媽去肉攤的時候,張安還趁機到賣桃的老漢那裡問了個價,現在的桃子正在上市,但是大多數都是本地品種,個頭不大,味道也還過得去,所以賣的不貴,就五毛錢一斤的樣子。
現在八九點鐘的時間,太陽已經升起來了,現在不回去,等到中午走路回去可要被曬得難受。
每次趕集人們都來的特別早的原因,路遠是一方面,另一個原因便是早早地來,早早地回,免得盯著大太陽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