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年尾、元宵 (第1/4頁)
寒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時隔幾天,村裡再次出現了煙火氣息。
張安起來的時候,村裡大多數屋頂都飄著青煙。
上一次青煙縹緲的時候,還是去年除夕那天。
雖然總共沒過去幾天,但怎麼說也已經跨了一年。
“走啊張安,趕場去啊。”
但凡路過門口的人看到張安,都會喊上一句。
其實也不只是喊張安一個人,而是遇到誰都會開口。
畢竟村裡人每次趕場的時候,都會吆五喝六,喊上一堆人一起去,這樣走著也熱鬧。
“不用了,你們快去吧,我們家沒什麼要買的,懶得跑了。”
今天不是週末,按道理不是趕集日。
但年尾巴這麼重要的日子,那些攤販可不會放過。
估計早上起來的時候,就已經在街上擺好了攤子等大家去光顧了。
今兒大家上街,大多都是奔著買些新鮮的豬肉去的。
畢竟大家家裡的肉大多是燻好的臘肉,還有自家養的雞鴨。
而新鮮的豬肉是年前最後一次趕場的時候買回來的,而且也沒買多少。
一方面是錢的問題,很多人家都捨不得買多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買多了放不了太久,畢竟沒有冰箱存放。
而且大家對元宵又比較重視,所以今天怎麼都要吃頓好的。
畢竟對於一些條件差點的人家,今天吃完,可能就要很久才能吃到肉了。
俗話說月滿鬧元宵,南方湯圓北方元宵。
張安他們算是南方人,一直有吃湯圓的習俗。
所以中午的時候,張安家裡沒有準備做中午飯,因為中午要吃湯圓。
不單單是張安一家,這一帶的人家都是這樣。
在張安記憶裡,每年正月十五這天,中午都是煮的元宵,晚上才會做飯。
湯圓並不需要醒面,所以快要到中午的時候,王芳才端著兩碗麵粉開始和麵。
湯圓跟北方的元宵雖然看似相同,但其實不是一個東西。
因為南方的湯圓的製作是用包出來的,用生糯米粉加入適當水和成粉團。
然後取適量大小的粉團把各種餡包入粉團然後搓成圓形,煮好以後就是大家所說的湯圓。
不過在張安他們這裡還是老樣子,被大家叫做粑粑。
而北方的元宵則是將做好的固體餡蘸水,然後將固體餡放入糯米粉中不停的晃動慢慢的滾成了圓球狀。
湯圓在其實也被大家叫做糖圓,因為大多數人家包湯圓的時候,幾乎都用的糖餡兒。
張安家包湯圓的餡料,叫做引子紅糖,用紫蘇的籽曬乾以後,跟紅糖衝到一起。
這種引子紅糖其實還挺好吃的,基本上村裡每一家過年的時候都會衝上幾斤。
不單單是用來包湯圓,還有包其他的各種粑粑也一樣。
而且年糕烤熟以後,大家都喜歡蘸著引子糖吃。
當然了,也有些人家喜歡用豬油渣跟引子糖剁在一起,再用來包湯圓。
那股吃起來又甜又鹹的口味,張安竟然覺得還挺新鮮的。
現在這個年代的豬油渣,可是個好東西,因為平時的時候,它可以取代肉的地位。
每次誰家熬了豬油,那院子裡絕對圍著一圈孩子,都在等著吃油炸。
另外,這油炸還能跟筒子辣和幹豆豉炒在一起,可下飯了。
在張安小的時候,這可是他的最愛。
“媽,今年我們家這粑粑包小一點嘛,包太大了吃不了幾個就齁住了。”
以前張安小的時候,挺喜歡吃糯米麵包的粑粑。
可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