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鳴如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數日後,酸棗縣,聯軍大營。
十八路諸侯會盟於此,共商討董大計。
長沙太守孫堅起身道:「諸位豪傑今日會盟於此,在下以為,須得先推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為盟主,統一號令,討伐董賊方能事半功倍。」
大帳最中央的位置上,袁紹面帶微笑,為孫堅的提議感到高興。
這時,人群中有聲音道:「我等皆是奉長沙王之詔來此,這盟主之位,自當歸屬長沙王殿下。」
這話合情合理,大帳中一時沉寂。
片刻後,袁術道:「殿下的確發布了詔令,可他並未前來啊。」
他看著各諸侯道:「諸位可有人知道,長沙王殿下此刻身在何處嗎?」
自然無人回應。
袁術又道:「長沙王殿下發布了勤王詔書,自己卻不到。咱們不過是臣子,如今被困在董賊手裡的天子,可是殿下的親弟弟啊!」
冀州牧韓馥,因黑山軍一事對凌寒充滿好感,且往日便與袁術存在矛盾,立刻起身反對道:「你是在質疑殿下麼?長沙王皇子之身,能獨自從洛陽城裡逃出來已是大幸。他在常山,又幫助郡守打退了風頭正盛的黑山軍,還向諸位發布了勤王詔書。公路將軍,我倒是想問問,換作是你,做得到這些麼?」
袁術氣得臉色發白:「你……」
「長沙王能以三千兵馬打退黑山軍,自當是神武至極。」袁紹出來替堂弟打圓場:「公路並沒有質疑殿下的意思,韓州牧多心了。」
韓馥冷哼一聲,坐回去不再言語。
曹操走了出來,哈哈大笑:「諸位說得都不錯!殿下為君,咱們這些做臣子的,自當以殿下馬首是瞻。不過,如今殿下並未現身,而這盟軍之中,仍需一位盟主。依曹某之見,不如我們先推舉出一位副盟主,由副盟主暫代殿下之職,總領全軍。曹某以為,袁本初四世三公,漢相後裔。這副盟主之位,非本初兄莫屬。」
「非本初兄莫屬!」
「如此甚好!」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十八路諸侯紛紛選擇附和,袁紹喜笑顏開,清咳幾聲道:「承蒙諸位抬愛!董賊惡貫滿盈,罪不容誅。袁某自當謹遵殿下詔令,與諸位一起,剿滅西涼軍,砍下董賊項上人頭!」
聯軍形式可謂一片大好。
然而,僅僅隔了數日。
呂布單槍匹馬在虎牢關前叫陣,聯軍之中非但無人敢應,反倒翻起了往日的舊帳,互相爭吵指責起來。
陶謙暗自坐在角落,不與這些人爭辯,心道:殿下果真猜得不錯,聯軍內部這麼快便出了變故。我還是不要摻和這件事,等找個合適的時機,帶兵回去吧。
曹操試圖勸誡,維繫這個鬆散的聯盟,反倒因為幫腔了袁紹幾句話而被指責是袁氏走狗,不由大怒,甩袖出了營帳。
「西涼軍就在關外,這些人反倒鬥個不停。豎子不足與謀!」
曹洪緊緊跟上去,問道:「大哥,你是打算離開了麼?」
曹操停下腳步,恨鐵不成鋼地看了他一眼,隨後又匆匆向前走:「縱然是要離開,也決不能現在離開。」
曹洪嘆道:「這些人原本就有矛盾,吵鬧起來也是正常。袁紹根本就壓不住!如果那位長沙王在這裡的話,興許還不會鬧得這麼難看。」
聽到長沙王,曹操又猛然停住了腳步。
「怎麼了?」曹洪不明所以:「大哥,我說得有什麼不對嗎?」
「不,你說得很對。」曹操感慨道:「要是那位長沙王來這裡便好了,場面難不難看還是其次,我倒真想見一見他。」
曹洪驀地想起,大哥的計劃裡,有一項便是將劉協控制在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