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寒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邊兩敗俱傷的同時,那邊二人幾乎同時後退,英一劍胸口處被劃了一劍,長劍從肩膀斜劈向下,直接到了小腹,十分恐怖。劉爽也被英一劍踢中一腳,捂著胸口不停吐血。 原來交手十餘招後,劉爽發現知之者不如用之者,自己雖然想清楚許多道理,但少與人動手,其中的許多變化並未見過,更想不出來,臨機應變若面對普通高手尚可,面對英一劍這樣人劍合一的高手,不免顯得笨拙。索性放棄進攻,一味防守,他年輕體強,英一劍遲早會被他拖死——這就是他三成把握的由來。 英一劍號稱“天下第一”,劍中造詣造詣登峰造極,人中有劍,劍中有人,人即是劍,劍即是人。 劉爽放棄進攻,英一劍更是肆無忌憚。劉爽只看到周圍劍影晃晃,白光閃閃,是軒轅劍、是拳腳、是樹枝、甚至是飛沙走石。劍可以是萬物,萬物也皆可為劍。時而快若閃電,時而重若泰山,時而黏若膠水,時而飄忽若神。 劉爽全力抵抗,開始還有些手忙腳亂,三十餘招過後,原來在竹簡上的字漸漸地活了:劍乃兵中君子,謙謙君子,溫良恭儉,尚走輕靈,翔動更佳。漸漸地又明白了其中的總訣:百兵有百法,順之則利,逆之則廢。縱有武功高強者,可舉輕若重,舉重若輕,然輕則輕之,何必為重,皆因物極必反,過輕則重。重則重之,何必為輕,也因物極必反,過重則輕。然世間之人罕有達此境者,多為出乎意料,輕而重之,重而輕之,皆捨本而逐末也。 英一劍確已達到舉重若輕,舉輕若重之境,驅靜之間,法度森嚴,緩急之內,不滯於物。 當時跟著王秦學英一劍武功之時,劉爽已經能舉一反三,此時看到同樣的招式英一劍使出來,卻似乎瞬間有了三十種可能。 百餘招之後,劉爽於劍法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對於英一劍的每一招變化也不像開始那般驚訝,開始逐漸出手反擊。 英一劍狂轟猛攻了一百餘招,都被劉爽擋下,他身為一代宗師,也不焦急,還是一招一招穩紮穩打。但他心裡清楚的很,一來劉爽比他年輕,越到後面,體力越是佔優。二來進攻比防守要耗費更多的內力,同樣是一百多招,劉爽難在應接不暇,內力損耗極小,他卻閃轉騰挪,上躥下跳,內力損耗極大。 這時,劉爽一劍盪開英一劍斜劈,順勢上纏,黏在軒轅劍上,揉身上步。這是百餘招來劉爽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進攻。 英一劍大喜,暗忖:小鬼還是沉不住氣了!右手一脫,長劍繞著龍淵劍一旋,右足飛起,軒轅劍飛向空中,左足同時一點,旱地拔蔥,沖天而起,右手戳劍在手,當頭刺下。 這下英一劍跳得並不高,正好在劉爽觸手之外,一劍下來,勢若驚雷。 劉爽吃了一驚,側身向後翻滾,反手一劍擋在身側,只聽得“啪”的一聲,長劍如鞭一般抽在劍上。劉爽借勢向後,正閃在一株大樹邊上,雙足在樹上猛蹬,卻不向前,反而向上。 這下兔起鶻落,英一劍也猝不及防,急忙停步,卻見劉爽從天而降,正是剛剛和他一模一樣的功夫。不過劉爽這一跳用了全力,跳起五丈高,無論多快下落,總要時間。英一劍向後移步,軒轅劍上撩。 劍劍相交,“當”的一聲,劉爽卻不想後,反衝向前,反手一劍掃到,和英一劍剛剛“一撩”也幾乎一模一樣,不過英一劍是自下而上,劉爽是自上而下。 英一劍翻身斜劈,不想劉爽忽然極速下墜,劍到地面時才向上,捲起無數塵沙。英一劍一劍撲了個空,只覺身前劇痛,劉爽一劍從下而上,劃了一條長長的口子。 劉爽出劍稍晚,雖然躲開了英一劍的格擋,但距離地面過近,無力再閃。英一劍雖敗不亂,立刻飛起一腳,踢在劉爽胸口。劉爽被踢飛三丈外,連著滾了七八個圈子,這才停下,單劍撐地,鮮血不斷從口中湧出。 英槳快速封住自己做起肩大血,左臂緊緊貼在身側,純鈞劍在手,向青縵刺到。青縵這下傷的不深,真氣出了岔子,不能用力,急向旁邊一躲。英槳畢竟帶傷在身,這一劍並不十分迅捷,被青縵躲過。對著青縵,又連刺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從殺豬到殺神

從殺豬到殺神

江海橫流
牛耳尖刀隨手帶,血色圍裙繫腰身。三杯入肚意氣生,先殺畜生後殺神。</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從殺豬到殺神》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從殺豬到殺神:</p>
武俠 連載 31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