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肖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桌子菜都比較清淡,似乎沒有放夠鹽,不過也能吃,柴火香,味道還可以,快要吃完早餐時,一名約八歲的孩童怯怯進了大門。
黃木妻子叫他進來吃飯,他站在門口沒有進來,趴在門框上,咬著手指切切道:“二爺爺,太爺爺喚我來說一聲,飯後帶陶公子去見他。”
確認幾人都聽到後,立馬又害羞跑了。
從黃木口中得知,小孩是黃木哥哥的孫子,族長的嫡長子一脈,按照規矩,老人一般都和嫡系長子或者幼子住在一起,其他兒子要分出去獨立成家。
黃木的父親取了三房,黃木是二房所生,不屬於嫡系。
族長老人請陶源過去,陶源也不敢拖太久,稍稍加快了吃飯速度。吃完飯,黃木便親自帶著陶源去找父親。
兩人沿著縫隙長著苔蘚的青石板小路拐了幾次,在一家房子明顯高一點的房子的院子門口停下。
院落中幾個小孩子在嬉戲,玩跳房子,打石子,這讓陶源很是吃驚,為什麼這裡的孩子也和他小時候玩的遊戲差不多。
還有兩個十幾歲的清秀女孩,本來在院落石凳上說著什麼,見到陶源過來了,看了一眼後,紛紛羞羞的進了門。
黃木帶著陶源進院落,進了大門。
大門門檻很高,差不多有半米,大石塊雕刻,小孩子想跨過去都要費點勁。
大廳中,族長坐在中間靠牆的方木桌旁的太師椅上閉目養神。牆上的神龕掛著一副古人畫像,和一些燒過的香爐,畫像之人和之前的陶淵明石像有幾分相似。
兩側牆壁上掛著幾幅約一米長的毛筆字畫,畫布偏黃,顯然有些年代了,字型線條遒勁有力,陶源不太懂書法,甚至咋一眼還沒看明白上面寫的是什麼內容,但感覺字寫的不錯。
“阿爹,陶公子來了。”黃木提醒老者。
“族長您好!”陶源客氣招呼。
老者這才睜開眼睛,炯炯有神的盯著陶源,乾瘦的嘴微微顫抖起來。他似乎有些激動,站起身,拄著柺杖走到陶源面前,黃木忙上前攙扶,卻被老者叫出了房間,讓他再外面等候。
“你,果真從外界桃花溪進來?”老者激動問道。
“是的,族長,我家在桃花溪。”
“常德桃園縣水溪村桃花溪?”
陶源吃了一驚,驚訝問道:“您怎麼知道這麼清楚?”
老者不答,而是抬頭看著高窗外,激動自語道:“一甲子了!桃花源的通道終於開啟了!老朽足足等了六十年!每日期盼,終於等到有人進來!”
“您也?”陶源瞪大了眼睛。
“不錯!老朽也是從外面進來的,六十年前,老朽,哎,我用了六十年了,才將桃花源語言、文字、倫理規矩修正過來,可也自己被同化了,所以如如今桃花源的人才會用不文不古的說話方式。”
老者感慨起來。他一改古言,用白話和陶源說話,反倒是有點拗口了。
“如今是二零二三,那六十年前,就是六三年。那時候桃花溪住的是我爺爺太爺爺輩,您也是我們桃花溪的人嗎?怎麼就您一個人來了。”
“不是,我從北方逃難而來,姓黃名郎,AH人,那幾年全國大饑荒,餓殍遍野,我流落到桃花溪,陰差陽錯才進入桃花源。”
“怎麼回事?”陶源隨口問道。
既然他發現了入口,為什麼只有他知道,且留在了這裡?陶源覺得這不可思議。
“其原因,說來話長啊!”黃朗看了口氣。
他似乎不想說起自己為什麼會進入桃花源,畢竟沒有什麼特殊情況,是不會跳入深潭中的,深潭下連著地下暗河,跳下去和尋死沒什麼區別。
可能其中原因並不光彩,特別是因為饑荒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