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歡太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每年的春末夏初時,正值茉莉花開。這個時候,是宮中女眷們,回孃家省親的日子。本無這樣的傳統,只是大明建國後,宮中女眷,得了馬皇后的恩典,得以時常回孃家省親。
在民間傳開後,民間也開始效仿。
就如同鳳冠,不再是皇家專屬,民間女子婚嫁也可佩戴鳳冠。
而在宮中,又素來簡樸。女眷回孃家,便也沒了太大的排場。通常只是,帶著自己從孃家帶出來的丫頭,簡單收拾幾件衣服。
剛過奉安門,一頂青轎,搖搖晃晃。
遠遠的,百姓就能看到這頂剛剛從宮裡出來的轎子。紛紛站於官道兩側,等著這一頂青轎過去了,他們才敢再動。
太子妃常氏,掀開一角,秀眉輕蹙,“秀兒,傳下去,不得驚擾百姓。他們走他們的,咱們走咱們的。”
秀兒答應一聲,轉身去了。
轎中,常氏半坐著,朱允熥坐在她身邊。離開國公府越近,常氏就越是有些心中悶氣。
空氣中,淡淡的茉莉花香。
愈往前,茉莉的香氣就愈重。花香清雅,並不擾人。
打小,常氏就喜愛茉莉花。每逢進宮見馬皇后時,她都會帶上自個兒親手做的茉莉花餅。朱元璋吃了,也讚不絕口。
從那時起,常家院中,就種滿了茉莉花。
“母親,咱們什麼時候到。”
常氏輕輕抬手,打在朱允熥的腦袋上,“你看書,怎麼還一心二用呢。到了府上,自然是會告訴你的。現是沒到,你又不能下來走著去。先生教的,都記住了?回了宮,你父親可是要考你的!”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常氏對朱允熥愈加的嚴厲。
做不好學業,常氏經常拿起竹板,打在朱允熥的手心。論學識與禮義,父子之間,天懸地隔。一個好文,一個尚武。
常氏深知,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還得用書去治。
“太子妃、吳王,咱們到了,開國公在門外等著咱們呢。”秀兒命人放下轎子,掀起轎簾時,微微的躬身,“太子妃,您可真是有福氣,開國公親自出府迎接您。換作別的妃子,都只能自個兒進屋去。”
常氏看一圈四周,語氣有些不好,“胡說什麼,這是你該說的話。”
排場不大,也只有常家三個兄弟,帶著常福站在門口。未行大禮,只有簡單的家禮。
見此,常氏才是鬆了一口氣。
常家勢大,很容易招人耳目。每日,又不知有多少的人,等著看常家遇難。無論是到了哪個檔口,常家都不可表現出不知好歹來。
“臣,參見太子妃,參見吳王。”
常升行一個輕禮,就把常氏與朱允熥,往屋裡領。
每年省親,都是如此。
得以回家省親,這是馬皇后給宮中女眷的恩典。可偏偏就有不長眼的,後宮田妃回四川老家時,當地知縣出城百里相迎。城中百姓,分於官道兩側跪迎。
只半月,知縣問斬,田妃從此再不受寵,居於冷宮。
“熥兒,你去書房看書去吧。記得,要用心。回宮後,你父親是要考你學業的。”
朱允熥做一個揖,“孩兒知道了。”
臨走前,朱允熥抬頭看一眼常升,後者也暗暗的點頭。自常茂被罷,常升襲開國公之後。常升就明白,常家已經是離不開朱允熥了。
若非朱允熥,常家不知此時,會是個什麼下場。
而且,似乎有傳言,朱元璋有意留著常、徐兩家,為朱標即位之後的武官班底。顯然,朱元璋信不過旁人。常家在此之列,並不意外。
意外的是,常森被選配為了吳王屬官。
如此一來,常家與朱允熥之間,就更為密切。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