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劉璋的書信 (第1/2頁)
夢中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議完事,孟達緊走幾步追上法正。輕聲道:“法正兄,昨夜飲酒表心跡,可是你我早以商議好的,為何此番又出這般歹計”?
法正拍了拍孟達肩膀,緩緩說道:“劉璋、劉巴、黃權皆是飽讀兵書之人,每個人都不簡單,若我出謀不夠歹毒,想騙過他們三人,似比登天。所以我才會用這等下策。但是劉璋勢大,祥龍公絕不可樹此強敵,所以劉璋無論是兵勝或兵敗,劉璋還有三縣之兵,祥龍公都不能對劉璋落井下石。這場坐觀虎鬥之謀,早以註定只能靠在劉璋一邊。即是如此,便分兵圍城,表明立場,讓劉璋沒有疑心”。
孟達這才嘆道:“法正兄,真是目光獨到,小弟佩服”。
張魯坐在衙堂之上,手下文臣武將分列兩旁。張魯生得面如冠玉,口若懸朱,十分威武,卻喜道士將束。
張魯說道:“上太牢宴,為眾傾設坐”!
立即有人端來數十座椅,桌前擺滿美酒佳餚。
張魯端酒說道:“吾獨居巴蜀北地,不奈劉璋欲趕盡殺絕,今天我欲效仿明君,與眾臣共宴,明日大開城門,歸降劉璋”。
張魯手下第一謀士閻圃說道:“主公萬萬不可降城呀”!
張魯嘆道:“今有劉璋與陳祥龍大兵圍城,若吾不降,必生靈塗炭,聯累巴蜀無辜百姓,若以我一人的頭顱便可換來戰火平熄,為何不可為”?
(張魯有實力與劉璋對決,卻說出這種話,觀者自然能讀出其中的味道)
閻圃說道:“若主公降,則巴郡盡歸劉璋,男丁充軍,婦孺受辱,似問巴郡軍士百姓,為何苟且偷生。劉璋殘暴不仁,有目共睹,吾等願以死抵劉璋”。
張魯搖了搖頭,“戰事一起,則百姓無家可歸,軍士妄死,此因皆是吾之罪也”!
閻圃仰天大笑,“主公愛民如子,保一方安居,這等功績豈是劉璋小兒,能攀比的。前車有鑑,劉璋殘殺吾主至親,此等深仇,吾等不誅殺他劉璋,他卻匯兵攻吾等城池,真是欺人太甚。請主公莫要在提投降之事,就算主公願犧牲自己,換一方和平。吾等子民焉能受此大辱”。
“此話當真”?
張魯衙前眾人,齊呼:“劉璋殘暴不仁,吾等願以死共抵劉璋,誓誅劉璋,以報血海之仇……”。
眾人共喊三遍。
張魯才舉手示意。“即然眾位皆願共抵劉璋,吾便向他劉璋宣戰,只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我願修書一封,在勸他最後一回”!
立即有人為張魯研墨展紙。
張魯提筆寫道:“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今起兵禍,乃是不仁。惟賢惟德,焉能服人。前因吾之不降,聯累家室。今又起兵戈,所謂何意?逝者已登仙界,吾佔宜寬心,焉卻數犯道德,實欺人過甚。望劉公修德善事,才會得以善終”。
張魯把書信,命手下傳令兵,送書信予劉璋。
張魯搖頭嘆息道:“吾所盡人事聽天命吧”!
眾人再次齊聲說道:“吾主賢明”!
劉璋看罷書信。氣血上湧,憤怒地把書信扔在地上。
“主公何故這般生氣”!劉巴問道。
“這廝竟然咒我不得善終,在衙堂之上假仁假義地演戲,玷汙吾的英名,真是可恨可氣。傳我帥令,讓楊懷、雷銅兩位將軍率五千軍士隨吾城前罵陣,吾要當面斥責這個叛逆謀上,假仁假義的張魯”!
“這可萬萬使不得,主公在兩軍陣前,恐有閃失”!
“對!對!速去請張仙師,在他護佑在身旁,定保吾周全”。
劉巴嘆著氣,派人去請張松。
張松己經回到漢中軍營帳,閒來無事,正自斟自飲呢。小侍突然來報。“稟報張仙師,劉璋派人請張仙師過營一續,說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