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關羽大戰華雄 (第1/9頁)
夢中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涼軍的殘兵敗將回到洛陽,看著徐榮重傷的肩膀,也不好責怪什麼。
董卓神情高傲,冷冷笑道:“區區幾萬人,就敢和我們數十萬西涼軍對抗,我們每人一支箭,就能把他們守的邙山射成刺猥”。
李儒獻策道:“一個小小的邙山,攻下它有何難?只要將軍大軍一到,就是兵峰所至。只是放跑了甄家,這富可敵國的財富失之交臂,謂之可惜。而且主公雄居洛陽才是正事”。
董卓想了想說道:“我知道你說的是對的,但我們西涼軍在小小的邙山失了軍威,恐怕以後都沒有人會怕我們了。即然這個盧植在家享受輕福不好,偏要和我們作對,我們就成全了盧植,讓他死在戰場上”。
李儒說道:“即然主公己然下定了主意,我們不如分兵擊之,這邙山都是山越地形,不適合舟車勞頓,洛陽就由主公和呂布將軍坐陣,我帶上段煨、樊稠、李蒙、楊定、王方、華雄,幾位上將軍,必將生擒了盧植”。
董卓輕輕點了點頭,“也好!這次我給你八萬西涼軍,以繳匪之名,出師邙山”。
董卓心知這盧植的厲害,八萬西涼軍,對付盧植不足兩萬兵力,應該足夠了。而且這操練兵馬,自然要讓他們多上戰場,多走多動,現在董卓身邊還有二十萬兵馬,足以威震群雄。
就這樣李儒率軍,浩浩蕩蕩向著邙山而來,此時天下都知道盧植的英勇,本想投盧植參軍,聽聞八萬西涼軍,膽氣一下子散了,這就是董卓要的結果。
李儒,字文優,他還有個別名是叫李孝儒。他曾經擔任的是漢室朝廷裡的郎中令。郎中令這個職位是在九卿之內,可以說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高階官職之一。
可是李儒這個人正好完全相反。他一點也沒有感激重用他的漢王朝,也沒有對漢室江山忠心耿耿。在董卓把持朝政時,他率先叛變,成為了董卓的首席謀士。可以說董卓作出的每一個決定其中都是有李儒的影子在其中。
董卓的收牢運動,便是李儒毒謀的代表,將洛陽的富貴人家逮捕,以亂黨之名將其全數斬於城門外,盡刮其財。將洛陽周邊的百萬百姓,各路縣城都洗劫一空,斬下的人頭,便稱為民繳匪,斬下的匪患,路途中死傷無數,官兵汙人妻女,奪人糧食,取人性命。
都說程昱、李儒、賈詡比較“毒”。李儒、程昱、賈詡三人的“毒”是完全不同的。李儒屬於性格狠毒,程昱屬於辦事狠辣狠毒,賈詡則屬於完全的以筆殺人。其計謀招招致命,所以賈詡也被人稱之為“毒士”。但程昱和賈詡的狠毒是有底線的。而李儒則不同,李儒是性格中帶著的一種偏執型別的狠毒,性格狠毒,可以說毫無道德。
西涼士卒驍勇善戰,皆不畏死的原因,一是當兵就是為了一口飽飯,而李儒做到了,而且從來沒有人敢在他手上剋扣軍餉,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只有武力才是亂世的一切,其他的都可以靠武力得到。二便是西涼蠻荒,叢林法則下,都是弱肉強食,只要讓他們燒殺搶掠,便是釋放了他們的天性。
盧植前方哨兵來報,李儒為統兵,率八萬西涼兵,以繳匪之名,赴邙山而來。
盧植在自己的主營帳中,招來眾人一共商議。
劉備說道:“西涼兵人多勢眾,不如用計取之,或者堅守不出,堅避清野之下,必然讓他們無功而返,唯今之計,就是深挖戰壕,加深防禦”。
盧植聽後緩緩點頭,便問向公孫瓚,“伯圭以為若何?”
公孫瓚本是一個衝動好戰的脾氣,但戰略這方面一直不如劉備,又聽聞八萬西涼兵,便隨著劉備說道:“我也認為應該堅守不出”。
盧植說道:“即然你們兩個認為當務之急,便是深挖戰壕陷井,修築防禦,我便許你們一人八百士卒,深挖戰壕陷井,修築防禦,注意不必儲備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