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離間計 (第1/3頁)
夢中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魯聞聽宋忠,臨江城前擺下困龍陣,忙招眾人商議對策。
張魯咬碎鋼牙般說道:“宋忠真乃歹毒心腸,這般陰險計策也能出兌,吾必親手掏出宋忠的心腸看看,他的心有多黑”!
張魯手下第一大將軍楊任,抱拳說道:“宋忠擺下困龍陣,又在臨江城中命細作投毒水井,這般天理難容之舉,必遭天譴!末將請主公恩准,吾願率部下軍兵三萬,與敵軍陣前撕殺!請主公速決,若遲則臨江危矣”。
張衛抱拳道:“楊任將軍新勝,抓獲降軍一萬多人,新編營中,恐有歸心,若此時用這些士卒出征,忠心不足,戰力不強,唯有敗途”!
楊任怒道:“吾帶老部兵馬兩萬人足以!如今韋康以死,宋忠獻策,毒計顰施,試問臨江破,巴郡將步臨江後塵”。
張衛說道:“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即然宋忠這般歹毒,我們也可用毒計對付他們。兒臣今獻伐交之計!劉璋與陳祥龍雖是結盟,卻心懷異志,劉璋怯懦多疑,不善用賢,卻任用素懷異心的趙韙。吾與趙韙相交甚密,前幾日還送來成都與江州兵弱機密軍情。吾願即刻修書一封,讓趙韙在劉璋耳旁獻讒言,說圍攻巴郡不下,韋康身死都是漢中軍之過,若漢中軍願出兵相救,韋康不至於身死。若刺探漢中軍結盟之心,可令漢中軍即刻攻城。攻則忠,不攻則怠。此乃坐觀虎鬥之計,請劉璋下令,讓張任與漢中軍絕裂。張任素有忠心,不擅權謀,必尊劉璋行事。臨江之危自解!若劉璋不聽吾命,此時成都與江州兵弱,趙韙可起兵造反,挾劉璋以令張任”!
張魯立即說道:“此計甚妙,請兒臣即刻修書,送予趙韙。若趙韙辦成此事,待退敵之時,吾以一城之主賞賜趙韙”!
“兒臣尊命”!
當天張衛便寫好書信,派手下機靈之士,騎快馬至江州送信。
趙韙展信觀瞧,微微一笑,隨後用燭火點燃書信。輕聲說道:“回去稟報張衛,三日內辦成此事”!
趙韙早懷異心,卻苦於沒有時機,如今江州與成都兵弱,可以說是趙韙出頭之日,如今又有外合之信,趙韙也不遲疑,直接面見劉璋。
“主公可知前方戰事”?
劉璋剛剛聞聽韋康大敗,聯屍首都沒了蹤跡。便說道:“韋康統帥,英才早逝,吾失臂之痛矣”!
“主公可知韋康是如何死的”?
“當然是死於亂軍之中”!
“韋康之死與漢中軍有千絲萬縷的聯糸,漢中軍居高伏兵,張任在巴郡北門,漢中軍若出救兵,韋康大軍不至於慘敗,吾等收到軍情十分驚訝,故而面見主公”。
“有這等事!若依將軍所言,吾愛將張任軍事,豈不是危矣”!
趙韙笑道:“所幸,亡羊補牢還不算晚,可令漢中軍攻城,以表心跡,若不攻或佯攻便是怠兵之計,恐有匪徒之心,讓張任將軍早防”!
劉璋味著其中滋味,緩緩點頭。“吾與張魯交戰,幾次兵敗,為何漢中不損一卒,看來真如將軍所言,漢中軍一直在坐觀虎鬥。只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如今張任在前方督戰,恐怕我也左右不了戰局”。
“不!主公若依末將之計,即可攻取巴郡與臨江,又可讓漢中軍不得不聽命主公”!
“請將軍明言,是何計策”?
“張任將軍有勇奪三軍之能,可令張任與漢中軍商議軍情之機,掌控漢中軍統帥,若統帥被擒,自然受命於主公”!
劉璋緩緩點頭,“就依將軍之計行事”!
劉璋拿來紙墨,寫道:“漢中軍居心叵測,用心歹毒,吾軍先後與張魯交戰數合,損失慘重,而漢中軍不失一卒,足可見其結盟之意不誠非實。吾有一計,請將軍定奪。將軍可趁與漢中軍統帥商議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