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行馬嶺戰役 (第1/2頁)
夢中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巾軍是一場規模十分龐大的農民起義,雖然人數眾多,卻力量分散,黃巾起義是一次有準備的起義,三十六方,一時並起,確實顯示了巨大的力量。可如果我們看看歷史記載再對照一下地圖,會發現這三幾十萬人鋪撒在從河北到江淮的廣大區域,各個點上的人數並不多,最多在某幾個中心區域能稍稍集中一下,雖然黃巾軍發展迅速,人數就像滾雪球一樣,很快就過百萬。
但他們都是一群烏合之眾,農民起義本身缺乏組織和有效的領導。黃巾賊們原來的身份不過是農民、漁民、手工業者、小販一類人,威武如獵戶者估計能當將軍,智慧如算命先生或神漢可做參謀,有幾個人能有點戰鬥的經驗,開始的時候殺人估計都手軟。這樣的小事之徒,如何和正規軍兵甲之士對抗。
而且黃巾軍從地勢上,就沒有安排好後路。其實古時,造反起義是一種很划算的買賣,只要你有一定的聲勢,無能的官府是很願意給個官,用最小的代價把他們招安的。歷史上梁山就是個例子,人家有山,打不過就躲山裡。海上盜匪有水,打不過就鑽水裡。黃巾軍從地勢上就可看出,人數眾多,都在大平原上,只能人海戰,一個城一個城的攻。
攻下城了,就開始燒殺搶掠,沒有紀律的軍隊就是這樣,人性使然而已。問題是你好不容易攻下來的城池,你不安撫百姓,吃得搶光了,怎麼辦?沒有生產能力,只能往下一個城池搶,剛開始勢頭強勁,如蝗蟲一般,但反抗之心是孕育出來的,這時候黃巾軍就是死路一條。
如果張角能僥倖不死,也許黃巾軍還不至於草草收場,可惜他死了。陳勝死了有項梁頂著,高仙芝死了有黃巢頂著,高迎祥死了有李自成頂著,可張角死後的繼任者都不堪其用。從歷史上記載的像劉劈、管亥等人,往往擁眾數萬,如果他們能幹一點,在紛亂的東漢末年應該能夠幹出點名堂。
我們接著正文說劉闢,劉闢是張角眾徒弟中一個比較聰明的,歷史上的劉闢一戰就降了劉備,劉備剛開始就五百隨從,有人降,劉備照單全收,之後運氣不好遇到了高覽,戰不三合,被高覽一刀砍於馬下。
從這裡就可分析出劉闢有點小聰明,帶著五千人降了劉備五百人,立馬洗白,從黃巾賊變成了正規軍。自然也深受劉備器重,自己手下都是人家帶過來的,劉備當然器重。
本文中的劉闢憑著自己的眼光,佔了筑陽與襄陽兩縣,要向東漢最大的糧食基地巴蜀進軍。
劉闢率八萬黃巾軍,走陳倉道而來,遠遠地便看到前方是一片山嶺,只見嶺上地勢平坦,可行走馬匹與軍卒。
但劉闢卻冷冷一笑,命所有士兵,就地紮營休息,派出一支小隊,前方探路。
果然不出劉闢所料,小隊剛進行馬嶺山下關口,便與漢中士兵廝殺起來。
劉闢前來熟知本地計程車卒問道:“此地為何處,為何這般奇怪,可有其它分路”?
“回劉統率,此地為行馬嶺,高嶺之上平坦可行軍,山嶺之下多崎嶇山林,大軍若想進攻漢中,只有此一條山路。此時調轉馬頭,繞路而行,也是河谷中開闢的棧道,不適大軍透過”。
劉闢嘆道:“巴蜀之地不虧魚米之鄉,多有河流湖泊,自然受旱情形最小,若得巴蜀之地為糧草後勤,大事可成也!不過這宋忠兇狠毒辣,料定我軍必走此路,看來只能在此與漢中一決雌雄”!
劉闢急召手下部將韓忠、裴元紹、趙弘三人帳中議事。
劉闢生的面目硬朗,堅韌而英氣,此時卻露出一副憂心忡忡表情,“三位義弟隨吾起義,殺狗官搶糧食,好不快活,但如今卻兵阻行馬嶺。吾聽聞這宋忠素有兵法謀略,今日一見布兵陣法,果然名不虛傳,為兄一時沒了主意,不知三位義弟可有辦法”?
趙弘生的牛鈴大眼,滿臉短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