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門kam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義。不少瓦崗英雄由此初步認清了李密的真面目,開始心生他念。當時,瓦崗軍開啟興洛倉,任由百姓取食,貪多的人拿不動,把糧食扔到道路上,李密也不阻止。賈潤甫、李等人觀察李密之錯,認為他沒有深謀遠慮,不是成就大事的人,對他越發失望。後來,魏徵、程咬金、秦叔寶、李等都相繼離開李密,李密最終失敗。
這個事例講的是戰亂時期,賢臣擇主而事的情況。由於歷史上大動亂不是常態,所以,擇人與用人多為領導者在和平時期對下屬的鑑別和重用。在此,領導者也可以採用“察錯識人法”,來觀察、識別或者提拔人才。比如,君子待人寬厚,就算自己有過失,其原因恐怕就是過於寬厚了。但是,小人則不同了,他們心存奸險,若是有人犯了錯,他們肯定會小題大做,鬧得滿城風雨,這種方法在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時候非常實用。因此,領導者在擇人時,不妨從觀察過錯入手,尋找自己需要的人才。
每個人都是有立場的。
以生命\/人類\/國民\/民族\/家族\/團隊的立場,公平公正,為他人好,為大家好,為子孫未來好的發心去做事。
石頭和樹在那裡,公平公正,都不會去破壞;為了保護樹可能會砸碎石頭。
人和羊都在那裡,公平公正,愛護他們自由生存;為了讓人生存,可能會殺掉羊給人吃肉。
美國和中國,公平公正,都要控制大氣汙染;為了中國的發展權,大家的控汙階段要求會不同。
以美國立場,公平要求中國同等級控汙,從發展歷史的實際情況來說是不公平的,是私心的不仁的。
所以,仁,就是保護好自己立場的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體諒別人的公平公正,為大家好而發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