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第1/2頁)
荷風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谷嬸不聲不響的跟著李嬸的動作做,包壞了幾個包子後,竟然也包得像模像樣起來,讓李嬸和王嬸頗為詫異。尤其是王嬸,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直說自己太笨。
包子包好了,要醒過才能蒸。趁著這會兒閒工夫,谷嬸麻利的把小店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簡直恨得的將水泥地面也用帕子好好擦擦。李嬸和王嬸則拿著菜刀剁肉餡,用絞肉機絞出來的肉餡,無論如何都不能與人工剁的相比。
開張第一天,林墨不打算做太多包子饅頭,只準備大約能做一千個包子,兩百個饅頭的材料。不過,要將這一二十斤上好的五花肉和幾斤純瘦肉活在一起剁成餡兒,也不是件輕鬆的事情。
做鮮肉包子最好的肉是用豬後臀肉,不肥不膩,相對而言,五花肉就太肥了些。不過,這些餡兒裡,林墨都會加入諸如香菇白菜之類的蔬菜,這樣一來,做出來的包子雖肥卻不會膩,口感絲毫不比前者差。
要做出好吃的小籠包,光有好面和好肉還不夠,調味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
在給肉餡兒調味時,林墨除了放入傳統姜蒜末雞蛋鹽巴外,還加入了他自己熬製的雞粉和醬料。
雞粉有些類似於外面賣的雞精,他自製的這種是從一個老廚師那兒買來的&l;宮廷配方&r;,是由老母雞的雞肉、雞蛋、雞骨粉為基料,並配以香料草藥穀氨酸鈉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增香提鮮上面遠比那什麼&l;一滴香&r;、&l;濃縮雞汁&r;之類的玩意兒強百倍,還不會對身體產生任何副作用,這玩意兒曾是盛唐的鎮店法寶之一,他花了極高的價錢才從那個急需用錢的老廚師手裡買到配方。這種雞粉的製作工序極為複雜,中途什麼時候放什麼材料放多少,都有極其嚴格的規定,差錯一點點都做不出來那種味道,幾乎無法實現量產。好在雞粉產出比例不算太低,一隻老母雞製作的雞粉夠林墨小店用上小半月,成本尚在承受範圍內。
醬料相比之前在錦城賣給老劉的那種製作工序更複雜些,又多新增了些材料,減少了熬製時間,顏色看起來偏紅潤,不僅能讓包子香味更濃鬱,餡兒料蒸出來後,顏色也會更好看些。
有這兩樣&l;法寶&r;在手,林墨根本就不愁包子的銷路。
果然,等包子蒸好以後,揭開屜蓋,濃鬱的香味隨著蒸汽撲面而來,就連林墨自個兒都忍不住嚥了咽口水。李嬸確實很有兩下子,這些包子蒸好了,全都白胖可人,頂上雪白的褶子跟小裙子似的分外可愛,底下皮薄餡兒厚卻不漏汁兒,光看著就令人食指大動。
&ldo;大家先別忙了,快來嘗嘗包子味道如何!&rdo;林墨說著,用筷子夾了一個香菇包,吹兩口,一口咬下去,滾燙的肉汁霎時充滿口腔,瞬間口水四溢,他也顧不著燙了,一邊哈氣,一邊大口嚼著包子,忍不住大叫好吃。
這會兒l縣的生豬養殖還沒有形成規模,大多是農戶自己餵養的,幾乎都是是青飼料加玉米麵米糠這樣子餵出來的,豬病少注射的各種針劑少,肉味濃香肉質細膩緊實,根本不是後世那些綿軟水多的豬肉能比的。
三位大嬸早被包子香味饞得偷偷咽口水了,洗了洗手,抓著包子就往嘴裡塞。
李嬸含糊不清的說:&ldo;林墨,你這包子餡兒怎麼調的,咋怎麼香呢?&rdo;她家裡有蒸籠,偶爾也會自己做個包子饅頭什麼的,她自負自己手藝挺好的,不比外麵館子賣的差,可一嘗林墨蒸的這包子,頓時就洩氣了,完全都不是一個檔次的。
林墨半開玩笑道:&ldo;獨家秘方,恕不外傳。&rdo;
王嬸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ldo;我還《九陰真經》呢,我看你這孩子跟你學平弟弟一樣,電視看多了。&rdo;林學平是她兒子,剛讀初二,上學不專心,成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