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第1/2頁)
九水為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子沒想到天元帝會追問,略加思索答道:&ldo;軍隊守衛邊防,護我家國;百姓辛勤耕作,護衛社稷,二者皆是我天元子民,自是同等重要,需想方設法兩全,保其吃飽穿暖。&rdo;
太子這太極打的妙,巧妙地轉移話題,答非所問,混過一劫。
天元帝沒說話,指著退到後面的應王,&ldo;你來,繼續。&rdo;
應王出列,回道:&ldo;父皇,兒臣認為無論是軍隊,還是災民,都不能單純依靠國庫餘糧,還需自救為上。現下並無戰事,可耕作、練兵並舉;至於百姓,朝廷可出錢向商戶購買餘糧,供百姓度過危機,也可以減輕賦稅為由,鼓勵富戶捐出閒糧。&rdo;
相對於太子的敷衍,應王還算盡心。可天元帝並沒有露出喜色,反而臉色更沉了。
&ldo;你們兩個日日吵,日日爭,都想要這三十萬天甲軍的節制權。連三十萬人每日需多少糧草都不清楚,又哪來的臉來爭這三十萬兵權?我都替你們臊得慌。&rdo;
自以為取巧的太子和應王,被天元帝這麼一呵斥,嚇得腿軟,紛紛跪倒在地,腿骨與黑烏金石地面撞擊聲清晰可聞,&ldo;父皇,兒臣知罪。&rdo;
天元帝看都沒看跪在地上的兩人,沉聲說道:&ldo;天甲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乃我天元第一鐵軍,爾等可知它的由來?&rdo;
這天下誰人不知天甲軍乃已故寧王殿下所創,當年皇位更迭之時,寧王的呼聲可是高於今上的,後來今上登位,寧王夫婦站死他鄉,眾臣都選擇性遺忘那位天之驕子,緘口不提他的往事。今上突然提起已故之人,這是何意?
見沒人回答,天元帝嗤笑一聲,說道:&ldo;你們其中不乏他的故交好友,是朕苛待六弟,讓爾等不敢提他的名諱?還是爾等忘性大,不記得他了?&rdo;
眾臣紛紛跪地,高呼請皇上贖罪,心裡直打鼓,不知上位者這是要幹什麼?
&ldo;朕之六弟,天資聰穎,少年英才,創立天甲軍,守衛邊境,威懾各國。皎皎兒郎,衛國而死,現在竟無人記得他了!豈不可笑!&rdo;
眾臣一身冷汗,跪在太子、應王身後的忠勇侯,不經意蜷了蜷手指。
&ldo;六弟去後,榮華公主代父節制天甲軍,前些年江南鬧蝗災,西南水災,北境大旱,糧草短缺,她一個女娃娃,沒跟朝廷要一顆糧,想盡辦法將三十萬人養活。如今她接朕旨意,前去天靈山迎回太后,跪在山門外七日,今晨身體受不住暈倒,你們身為哥哥,竟然有臉在這兒,跟朕討要天甲軍的節制權!&rdo;
鬧了這麼些天的天甲軍節制權,在老皇帝搬出寧王父女之後,告一段落,無人敢再提。
散朝後,太子回了東宮,把書房裡能砸的全砸了,還不解氣。下人們不敢攔著,心驚膽戰地跪在門外。管家無法,只得跑去後院,請來太子妃蕭氏,蕭氏溫婉,徐徐行來,不見急躁。
蕭氏關好門,找了一塊可下腳之地站穩,勸道:&ldo;殿下,惱怒傷身,您氣壞了身子,不正中他人下懷。&rdo;蕭氏貌美,聲音軟糯可人,聽著甚是悅耳,經她這麼一說,太子火氣消了些。
蕭氏見狀,繼續溫言相勸:&ldo;殿下,恕臣妾鬥膽,今日之事,您不算輸。&rdo;
&ldo;為了這三十萬兵權,這麼多人日日夜夜想計策,嘴皮子磨破,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怎麼就不算輸?&rdo;
&ldo;父皇乃江山之主,這天下都是他的,您的權力和榮華,也是他給的,輸給他,不算輸。&rdo;
蕭氏的話猶如暗夜裡的一盞明燈,太子眼前一亮,轉怒為喜:&ldo;愛妃所言甚是,只要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