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駕照的司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耳返…
對外行的普通觀眾來說就是電視上歌手戴在耳朵上的耳機,主要用於將現場的音樂聲實時傳輸到耳裡。
耳返對實力派歌手和非實力派歌手都是比較重要。
實力派歌手透過耳返聽到現場的樂聲,才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歌聲;
非實力派歌手一旦唱走音了,就可以藉口說是耳返出了問題,不是唱功不行。
咚咚咚…
給十八個鼓手全配了耳返之後,鼓手們的動作協調一致,彷彿是一個整體,他們手中的鼓槌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準確無誤地落在鼓面上。
十八面大鼓同時敲響,每一次敲擊都像是心跳的共鳴,充滿了力量和節奏感。
要的就是…
這個效果!
陳墨這次終於滿意的開始試唱:
“五千年的風和雨啊
藏了多少夢
……”
樂聲和陳墨的歌聲中,黨金激動得眼中泛起淚花…
穩了,
明晚穩了!
有《中國人》這首歌,無論明晚《生生不息》的粵語歌多麼小眾,節目的收視率都不會拉胯!
“不錯…唱得還不錯。”
黨金循聲看去,只見說話的人正是華語樂壇常青樹譚校長。
“校長,球賽結束了?”
“這不是要彩排,所以上半場進了一個球,下半場不踢就趕了過來。”
“校長您真是老當益壯!”
黨金這話還真不是拍馬屁。
譚校長1950年的生人,一般人到他這個年紀不用坐輪椅已經不錯,更別說踢球了!
“哈哈哈,我年年都是二十五,哪裡老了!”
譚校長一陣開懷大笑,指指舞臺上唱歌的陳墨。
“他就是現在樂壇很紅的陳墨?”
“對。”
“這首歌是他寫的?”
“沒錯,這首《中國人》是陳墨特意為了我們《生生不息》節目創作的主題曲。”
“這首歌叫《中國人》?”
譚校長稍是詫異,
不等黨金回應,就閉上了眼睛凝神靜聽。
“……
讓世界知道
我們都是
中國人!”
待得陳墨唱完最後一句,譚校長也睜開了眼睛大聲叫好。
“唱的好……歌更好!”
陳墨在舞臺上唱歌的時候,已經注意到了譚校長的到來。
架好了麥克風從舞臺上跳下,大步流星走過去。
“墨仔,我給你隆重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節目明晚致敬的港樂傳奇……”
“黨導不用介紹,譚校長誰能不認識。”
陳墨主動伸出手和譚校長握手、
“校長你好,我是陳墨。”
“我從小就聽你的歌長大,可是你的迷弟!”
這個時空的譚校長和另一個時空的校長唱的歌、星途有九成相似。
七十年代在香江組建樂隊出道;
單飛之後,更是制霸了整個八十年代的香江樂壇。
甚至…
可以說是統治了整個八十年代的華語樂壇!
畢竟,
八十年代的時候內地,還沒有自己體系的流行音樂。
而,
校長最傳奇的還是他漫長的演繹生涯:
從七十年代開始,唱過了半個世紀依然活躍在樂壇一線!
這在全球的流行文化圈裡面,譚校長都是傳奇一般的存在!
當然,
這還不是陳墨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