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雲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唐明宗在繼承人問題上卻有失明斷,他有一大幫兒子、養子和女婿,大多具有覬覦帝位的實力和野心。他一去世,後唐就陷入皇位爭奪危機中。清泰元年(934年),明宗的養子、潞王李從珂起兵,把即位不到半年的明宗的兒子、閔帝李從厚給殺了,自立為帝。鎮守太原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作為明宗的女婿,也是一個有實力的軍閥,李從珂十分忌防他,卻不懂駕馭籠絡,還公然激化矛盾。石敬瑭的妻子入朝賀壽畢,當殿辭行,從可竟當她面說:&ldo;急著回去,不要是與石郎造反吧?&rdo;
清泰三年五月,從珂將石敬瑭移鎮鄆州,並急著催他赴任。此舉用意過於露骨,早有異心的石敬瑭當然不願束手就範。他的掌書記桑維翰和都押衙劉知遠都指望在主子稱帝中分一杯羹,竭力鼓動他揭出反旗。桑維翰教唆道:&ldo;契丹主近在咫尺,你能誠心屈節,朝呼夕至,何患不成?&rdo;於是,石敬瑭公開反叛,後唐派張敬達圍攻太原。為解除後唐大軍討伐他的困境,石敬瑭不僅向遼朝乞求援兵,令桑維翰草表向遼太宗稱臣,並以父禮侍奉,答應滅唐以後將盧龍一道和雁門關以北諸州割讓給契丹。遼太宗見中原有機可乘,大喜過望,答應秋高馬肥時即傾國赴援。
九月,唐軍在雁門關等險要隘塞居然不設防,遼太宗親率五萬騎軍長驅直入,直抵太原城北。當晚,石敬瑭出北門拜見比自己年輕十歲的遼太宗,&ldo;論父子之義&rdo;,&ldo;恨相見之晚&rdo;。次日,石敬瑭和遼軍對張敬達的後唐軍完成了反包圍。
十一月,經過一番交易,遼太宗決定立石敬瑭為晉帝,作為交換條件,石敬瑭向遼太宗稱臣、稱子,把燕雲十六州割給契丹,每年向遼納帛三十萬匹。所謂燕雲十六州是北宋以後的習稱,當時包括幽州(今北京)、薊州(今河北薊縣)、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涿州(今河北涿縣)、檀州(今北京密雲)、順州(今北京順義)、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東南)、儒州(今北京延慶)、武州(今河北宣化)、雲州(今山西大同)、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縣東北)、朔州(今山西朔縣)、蔚州(今河北蔚縣西南)。
開啟地圖,即可發現這十六州都連綿分佈在長城南側,其中莫、瀛兩州還深入到河北平原的腹地。在古代戰爭中,騎兵對於以步兵為主力的中原軍隊無疑具有絕對的優勢;而在軍事地理上,長城對於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南下則能起到防禦屏障的作用;而緊挨長城南側的燕雲十六州是長城防線賴以存在的有力依託,與長城構成唇齒相依的關係。如今這十六州劃歸了契丹,不僅使得今河北薊縣迤邐直到今山西朔縣的千餘裡長城防線都成為遼朝境內的擺設,而且把長城南側可以在軍事上佈防的隘塞險要也一併拱手讓給了遼朝。這樣,遼朝控制了長城,佔領了燕雲十六州,就像把守了中原王朝的北大門一樣,隨時可以長驅深入,直搗中原腹地。其後,不僅華北平原,而且整個中原王朝就完全敞露在北方鐵騎的攻擊力下,徹底處在屏障盡撤、無險可守的境地。
石敬瑭割棄燕雲,自壞長城,直接導致了宋朝在宋遼對峙中始終處於劣勢地位,也直接導致了金朝能輕而易舉的滅亡北宋,從而再度形成宋金之間南北朝的局面。也可以說,兩宋三百餘年的外患局面都是石敬瑭此舉種下的惡果。石敬瑭個人之無恥自不待言,王夫之痛斥他:&ldo;德不可恃,恃其功;功不可恃,恃其權;權不可恃,恃其力;俱無可恃,所恃以偷立乎汴邑而自謂為天子者,唯契丹之虛聲以恐嚇臣民而已。&rdo;石敬瑭對歷史也是千古罪人,這點並不因為現在是多民族統一國家而可以一筆勾銷,問題還要放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當時,中原國家與契丹分明是敵國,石敬瑭為了自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