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碧遊宮 (第1/2頁)
愛吃貓的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通天古星,是宇宙邊陲的一顆星辰,在當今之世聲名不顯。
這顆星辰,也勉強算得上是星空之中,人族的一處生命源地。
但實際上,這顆星辰之上雖然可供凡人生存,卻並不適合修士修行。
現如今,這顆星辰之上法則飄渺,大道不顯,天地源氣淡薄,修行界之中,最強者也不過初登仙台,可稱半步大能罷了。
而那些所謂稱霸一域的世家大族,最強底蘊更不過只是化龍圓滿境界,再有幾位化龍境界的太上長老罷了。
現在這顆古星,往往只要四極修為就可以呼嘯一方,若真成了化龍強者,更是可以攪動起萬里風雲。
道宮秘境,則是通天古星修行界中的中堅力量。
通天古星的落魄,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這顆宇宙邊陲的古星,據說在久遠的歲月之前,也曾輝煌過。
通天古星之上,不少年輕一輩修士都曾聽老一輩的師長這樣講述過:曾經的通天古星,也曾無比的強大與輝煌,聖道強者不絕,諸多大聖並立,甚至還有至高的準尊臨世,顯化無上威嚴。
在當時,仙二大能遍地都是,斬道王者也不過等閒,可為一小門派之主罷了。
真正聖地世家的各大掌教巨頭,無不是聖王之上的修為,主宰一域,名顯星海,號令萬方,莫敢不從。
而如今,這樣的傳說在通天古星之上,只是被許多人當作故事,最多隻是聽聽而已,被認為根本做不得真。
在他們心中,通天古星若真有如此之多的強者,又怎麼會在這一場大世落得個如此尷尬的境地,別說聖人與王者,就連仙二大能都不可見。
為了解釋現狀的成因,於是,就馬上又有了說法。
在新說法中,後來,通天不知發生了什麼驚天變故,影響之大,波及到了整片星域,甚至於輻射到宇宙之中。
再後來,通天古星因那場大變損失慘重,祖龍脈完全斷裂,末法時代降臨。
就在那之後,一夜之間,古星之上的大道從此高遠,不可觸及,諸多強者也遠遁域外,各域的無上大教道途從此避世不出。
通天古星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就是那是留下的遺禍。
可惜,這樣的說法,仍然不被年輕一輩所認可,只當作一則笑談罷了。
以他們的眼界,自然不相信有什麼驚變的波及整個宇宙,並於一夜間令無數聖人準尊的道統從此消失不見。
他們無法想象這股力量,自然也就傾向於這股力量並不存在,這也是人族青年的通病了。
畢竟,真實的歷史,早已隨通天古星昔日的輝煌一同埋葬,真相如何,現在無人知曉。
……
通天多大洋,星辰之上淵澤遍佈,浪濤震天。
除大洋之外,整顆古星之上一共有州陸一十三座,皆被無盡的汪洋所包裹。
通天古星之上,除了海族之外,絕大多數的生靈都居於這些州陸之上,於此建立道途,繁衍生息。
當然,在大洲之間,也有島嶼星羅棋佈,散落各方,不少生靈同樣會在此繁衍。
不過,這些島嶼上雖也有修士門派,但往往小門小戶,完全不成氣候。
這些小門小戶為了於大洋上求存,則往往由州陸之上的大派統轄,年年繳納供奉,以此安身立命,防範大洋中的妖獸異種襲擊。
金鰲島碧遊宮,就是如此一處所在。
金鰲島,是通天古星無盡汪洋中的一處小島,不連十三州陸,也不通其餘諸多島嶼。
金鰲島得名,是因為其形似一直巨大的神鰲,頭尾有龍形,而其身如龜狀,自高空俯瞰,甚微奇異。
碧遊宮,則是金鰲島上的一處修行道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