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第1/2頁)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 、極端(das aserste) 也可以譯為&ldo;極限&rdo;、&ldo;頂點&rdo;、&ldo;最大限度&r;&r;等等,日文譯本譯為&ldo;無限界性&rdo;。作者認為,在概念領域內一切事物都是完善的,都在追求絕對的頂點。例如抽象的戰爭就是這樣。由於一方使用暴力,對方就不得不同樣使用暴力,這樣,雙方暴力的使用就會達到最大的限度,雙方都會追求最高的目標( 打垮敵人或使敵人無力抵抗) 和使用最大的力量。下文中所謂&ldo;追求極端&rdo;、&ldo;戰爭要素的自然趨向&rdo;、&ldo;沿戰爭的自然方向發展&rdo;等,都是指這種要求達到最大限度的趨向。
3 、關於這個問題,克勞塞維茨在1827年12月22日給羅德爾少校的信中寫道:&ldo;我們不應該把戰爭看成是一種單純的暴力和消滅敵人的行為,不應該根據這種簡單的概念按邏輯推出一系列與現實現象不相符合的結論。我們必須認識到戰爭是一種政治行為,它的規律不完全是自己決定的。它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工具本身不能活動,要靠手來操縱,而操縱這一工具的手就是政治……。這樣說明以後,就不需要再去證明,為什麼存在著追求很小目標的戰爭,這種戰爭只是一種威脅行為,是一種武力談判,而在某種聯盟的場合,還存在著純粹是裝裝樣子的戰爭。但是,如果認為這種戰爭已同軍事藝術無關,這也是不合理的。只要軍事藝術不得不承認戰爭所追求的目標不一定是極端,不一定是打垮敵人和消滅敵人,承認存在這樣的戰爭是合乎情理的,那麼就必須根據各種不同政治利益的要求確定各種不同的戰爭。&rdo;(克勞塞維茨將軍論防禦的兩封信,載德文《軍事科學評論》1937 年特刊第8 頁。)
4 、列寧在1915年曾研究過《戰爭論》,並作了摘錄和批註,他特別重視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同政治的關係的一些思想。請參閱列寧《克勞塞維茨&l;戰爭論,一書摘錄和批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1960年翻譯出版。關於戰爭同政治的關係這個問題,克勞塞維茨在1827年12月22日給羅德爾少校的信中寫道:&ldo;戰爭不是獨立的東西,而是政治透過另一種不同的手段的繼續,因此,所有大的戰略計劃中的主要方針絕大部分都是帶有政治性的,而且這些主要方針越是涉及到整個戰爭和整個國家,它們的政治性也就越為明顯。整個戰爭計劃是直接根據交戰雙方的政治狀態和它們同其他國家的關係制定的。&iddot;戰局計劃是根據戰爭計劃制定的,當整個軍事行動只是在一個戰區內進行時, 戰局計劃和戰爭計劃是同一個計劃。然而,戰局的各個部分也都滲透著政治因素,很少有什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如會戰等) 不受政治因素的某些影響的。 根據上述觀點,就根本不可能對一次戰爭的戰略單純從軍事上作出評價,也根本不存在純軍事的戰爭計劃。這種看法是十分必要的,人們只要看一看戰史,用不著進一步說明就可以明白這一點。 但是,人們還是往往把戰略計劃中的純軍事部分同政治部分割裂開來,並且把政治部分看作並不屬於戰爭的某種東西,這一事實正好說明,上述觀點至今尚未確立。戰爭無非是政治意圖透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我認為這一觀點是整個戰略的基礎,並且深信,誰不承認這種看法是必要的,誰就是沒有看到問題的關鍵。只有使用這一基本觀點,全部戰史才是可以理解的,否則其中的一切就充滿矛盾而不可理解了。&rdo;
5 、關於這一點,克勞塞維茨在1827年12月22日給羅德爾少校的信中寫道:&ldo;軍事藝術的任務和權利主要在於不使政治提出違背戰爭性質的要求,在於防止政治使用這一工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