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第1/2頁)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假定拿破倫知道奧地利的首都沒有軍隊掩護,同時知道他在施太厄馬克對卡爾大公仍然佔有決定性的優勢,那麼他急速地進逼奧國的心臟就不再是沒有目的的了。至於他的這個行動的價值,就是取決於奧國人對保住維也納的重視程度了。因為,如果奧國人很重視保住維也納,以致寧願接受拿破崙提出的媾和條件,那麼威脅維也納就可以看作是最終目的。如果拿破崙從某種根據中知道這一點,那麼批判就可以到此為止。如果對這一點還有疑問,那麼就必須從更高的立足點來繼續批判,並進一步問: 如果奧國人放棄維也納,向本國遼闊的腹地繼續後退,那麼情況又將怎樣呢? 很明顯,如果不先分析萊茵地區雙方軍隊之間可能發生的事件,就根本不可能回答這個問題。在法軍兵力佔決定性優勢( 十三萬人對八萬人〉的情況下,取得勝利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但又產生了一個問題,法國督政府想利用這個勝利達到什麼目的呢? 是想乘勝席捲奧地利帝國從而徹底消滅或打垮這個強國呢,還是僅僅想佔領奧國的大片土地,作為締結和約的資本呢? 必須找出這兩種情況可能產生的結果,然後才能斷定法國督政府可能選擇其中的哪一個。假定研究的結果表明,要想徹底打垮奧國,法國的兵力還太小,以致這樣做必然會引起整個局勢的根本變化,甚至只想佔領和保持奧國的大片土地,也會使法國人在戰略上面臨兵力不足的局面,那麼,這樣的結果就必然會影響到人們對義大利軍團所處地位的評價,寄予它以較小的希望。這無疑是拿破崙明知卡爾大公孤軍無援卻同他簽訂坎波福米奧和約的緣故。這個和約除了使奧國喪失一些即使在最成功的戰局之後也難於收復的地區以外,再沒有要它作更大的犧牲。但是,如果法國人沒有考慮下面兩個問題,那麼甚至不可能指望簽訂這個好處不大的坎波福米奧和約,也不可能把簽訂這個和約作為大膽進軍的目的;第一個問題是,奧國人如何估價上述兩種結果?儘管在這兩種情況下奧國人都有最後獲勝的可能,但是在這兩種情況下,也就是在繼續戰爭的情況下,他們就不得不作出犧牲,而簽訂一個條件不太苛刻的和約就可以避免這些犧牲,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否認為值得作這樣的犧牲,第二個問題是,奧國政府是否會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堅持到最後勝利,它是否考慮過對方最後可能得到的是什麼,它是否不致因一時的失利而喪失勇氣。
對第一個問題的考慮並不是毫無意義的,而是有重大的實際意義的。人們每當提出極端的計劃時,總會考慮到這一點,而且正是出於這種考慮,人們才常常不去實行這樣的計劃。對第二個問題的考慮也同樣是必要的,因為人們並不是同抽象的敵人作戰,而是同必須經常注意的具體的敵人作戰。大膽的拿破崙肯定是懂得這一點的,也就是說他一定相信自己的威名能夠先聲奪人。正是這種信念促使他在1812年進攻了莫斯科,可是那次他失算了,他的威名經過多次大戰已經有所降低。在1797年,他的威名方盛,而且堅決抵抗到底的威力,還是個沒有被人們發現的秘密,儘管如此,如果不是他預感到可能失敗而簽訂了好處不大的坎波福米奧和約,那麼他的大膽在1797年也可能使他得到相反的結果。
到此可以結束我們對這個戰例的考察了,因為這個考察作為例項已足以說明: 在考察中當人們要追溯到最終目的時,也就是檢驗為最終目的而採取的決定性措施時,將會涉及多麼廣泛的範圍和多麼繁多的物件,將遇到多麼巨大的困難。從這裡也可以看到,除了對事物的理論認識以外,天賦的才能對批判的考察的價值也必然有巨大的影響,因為要闡明各種事物的相互關係,在錯綜複雜的無數事件中辨別哪些是真正重要的,這主要是靠天賦的才能。
同時,在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天賦的才能。批判的考察不僅要檢驗實際上已經使用的手段,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