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第1/2頁)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在這裡有意不談政治目的的積極性質的消極性質在行動中必然引起的差別。縱然這種差別象以後要談到的那樣是極為重要的;但是我們在這裡只能作比較一般的論述,因為最初的政治意圖在戰爭過程中可能變化很大,最後可能變得完全不同,這是由於政治意圖同時還取決於已得的結果和可能的結果。
現在產生了一個問題: 怎樣才能增大獲勝的可能性。首先,自然是使用打垮敵人時所使用的方法,即消滅敵人軍隊和佔領敵人地區。但是這兩種方法用於增大獲勝可能性時和用於打垮敵人時是不盡相同的。當我們進攻敵人軍隊時,是想在第一次打擊之後繼續進行一系列打擊,直到把敵人軍隊全部消滅,還是隻想贏得一次勝利以威脅敵人,使他覺得我們已佔優勢而對前途感到不安,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們的目的是後者,那麼只要消滅足夠達到這一目的的敵人軍隊就夠了。同樣的,當目的不是打垮敵人時,佔領敵人地區作為另一種手段也是不同的。在以打垮敵人為目的的情況下,消滅敵人軍隊才是真正有效的行動,而佔領敵人地區不過是消滅敵人軍隊的後果,沒有消滅敵人軍隊就佔領敵人地區,始終只能看作是迫不得已的下策。與此相反,如果我們的目的不是打垮敵人,而且我們確信敵人並不尋求流血決戰,而是害怕流血決戰,那麼,佔領敵人防禦薄弱的或完全沒有防禦的地區這件事本身就能帶來利益。如果利益很大,足以使敵人對戰爭的結局擔憂,那麼佔領敵人地區也可以看作是達到媾和的捷徑。panel(1);
現在我們還要指出一種不必打垮敵人就能增大獲勝可能性的特殊方法,這就是同政治有直接關係的措施。既然有些措施特別適於破壞敵人的同盟或使同盟不起作用,適於為自己爭取新的盟國,或適於展開有利的政治活動等等,那麼不難理解,這些措施會大大增加獲勝的可能性,它們也是比打垮敵人軍隊更為捷便的達到目標的途徑。
第二個問題是採取哪些方法才能增大敵人力量的消耗,也就是使敵人付出更高的代價。
敵人力量的消耗包括軍隊的消耗和地區的喪失,即軍隊被我們消滅和地區被我們佔領。
同樣是消滅敵人軍隊和佔領敵人地區,它們在目的是增大敵人消耗的場合的作用同在達到其他目的的場合的作用是不一樣的,這一點只要仔細研究←下就可以明白。這種差別在大多數場合下可能是很小的,但我們不應該因而受到迷惑,因為在現實中當動機十分微弱時,即使最微小的差別也往往對使用力量的方式有決定性的作用。在這裡,我們只想指出,在一定的條件下,用其他方法達到目標也是可能的,這裡既沒有什麼矛盾,也不是不合情理,更不是什麼錯誤。
除上述 兩種方法以外,還有另外三種能夠直接增大敵人力量消耗的特殊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入侵,也就是奪取敵人的某些地方,但並不想佔領它,而只想在這裡索取軍稅,乃至加以破壞。這時,入侵的直接目的既不是佔領敵人的國土,也不是打垮敵人的軍隊,而只是一般地使敵人遭受損失。第二種方法是我們的行動主要是針對增大敵人損失的物件上。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想像出,軍隊有兩種用法,一種在目的是打垮敵人時比較有效,另一種在目的不是打垮敵人或不能打垮敵人時比較有利。按習慣的說法,前一種更多地是軍事的,後一種更多地是政治的。但如果從最高的角度來看,兩者都同樣是軍事的,而且只要同當時的條件相適應,每一種都是合適的。第三種方法是疲憊敵人,就應用廣泛這一點來說,它是最重要的一種方法。我們選擇&ot;疲憊&ot;這個字眼,不僅因為它可以簡要地表達這種方法的特徵,而且因為它可以確切地說明這種方法的實質,並不是象初看時那樣僅僅是為了修辭。在作戰中,疲憊這個概念的意思是: 透過持久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