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墮落的惡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殿下英明。&rdo;
原來柳女官也不懂。兩人一塊兒等著公主殿下解惑。
公主殿下道:&ldo;我大唐的鹽產量,如若只供應人口使用是盡夠的,只是,相比起人口的消耗,還有一大部分要用於畜牧,牲畜也是需要用鹽的;另外,醫藥、農耕、工匠們也有用鹽的地方,鹽的產量相比起其用途來,就顯得捉襟見肘,供應不足。是故閒時吃淡食,戰時、農忙才吃鹹食,就是據此而來。&rdo;
薛朗恍然,不管人還是牲畜,缺鹽就沒力氣。古代鹽的使用範圍比現代廣,但因為生產技術和運輸的緣故,鹽的產量又跟不上,難怪要限制鹽的使用量。
聽到這裡,薛朗就懂了!薛朗問道:&ldo;既然產量跟不上需求,照理來說,鹽價應該高,朝廷為什麼把鹽價定的這樣低?&rdo;
公主殿下道:&ldo;為了薄賦,讓利於民,休養生息。&rdo;
薛朗懂了:&ldo;殿下的意思是鹽價與賦稅有關?鹽價是控制賦稅的手段?&rdo;
&ldo;然也!&rdo;
公主殿下讚賞的點頭。
薛朗恍然。古代封建社會本質上來說是農耕文明的社會,小農型、地方性經濟為主,經濟流通性不大。
作為國家主體,要控制影響國家經濟發展,以及透過賦稅來調節、把脈國家經濟和國計民生,再沒有比糧價和鹽價這兩個人人都需要的東西合適的了。
糧還有個南北差異,北方愛吃麵食,南方愛吃米穀。這鹽可是不管東西南北,人人都需要的。難怪古代要鹽政官營。
唐朝的低鹽價,顯然是朝廷強行把價格定低,進而影響到賦稅的降低,進而影響到糧價,讓利於民,以得到讓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後來老百姓生活變好了,於是鹽稅也就相應的調高。
所以,鹽價便宜的唐朝並不是說不缺鹽,鹽是缺的,只是國家政策所致,鹽稅定的低而已。
薛朗明白了,不過,本著謹慎的原則,他並沒有貿貿然提出提高鹽產量的辦法。鹽價既然是關係一國賦稅的根本,就不能貿貿然去改變。特別是大唐剛剛建立,經不起那麼多的風雨飄搖。
特別是剛剛經歷了戰亂的民眾,幾乎沒有什麼抗風險能力。治大國如烹小鮮,牽一絲而動全身,薛朗說出來是很簡單,上下嘴皮一碰就完的事兒,可於國家、於民眾來說,是否是好事,薛朗還需要想一想。
就像王安石變法,王相公的本意肯定是好的,國家也是需要的,可是,民眾是否接受,是否適應於民情民生,王相公就沒考慮周全,變法失敗的結果,對國家的傷害,難以計算。
薛朗不想穿越一遭,反而成了歷史的罪人,薛朗想讓大唐變得更好,而不是變得更糟。
本著多調查才有發言權,實踐才出真知的原則,薛朗向公主殿下請教了許多唐朝關於鹽政的政策和規定,完了才拎著公主殿下給他的鹽回去。
------------
第六十三章 儀式準備
薛朗突然就忙碌起來!
真是一下子就懂了為什麼《紅樓夢》裡寧國府辦個喪事都要請王熙鳳,人事繁雜,不經常管這些的,實在是頭疼。好在薛朗現在記性好,雖然忙得人仰馬翻的,倒也沒出錯,感謝穿越大神給的金手指!
在這個交通基本靠腿,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就算在薛朗眼裡只是一個簡單的活動,沒有手機、電話做聯絡工具,作為總策劃,立即就多了許多人來他這裡請命問話。
幸好整個活動的總指揮是韓進,薛朗一個外來戶,對本地人事陌生,總指揮這活兒他幹不了,也就是出出主意的命,具體實務,還得熟悉本地人事的人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