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第1/2頁)
葉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罕見的屯堡奇觀(4)
到了浦在廷這位第十八代的後裔,趕馬幫積攢了財產、經營宣威火腿發跡之後,他遵照古訓,不遠萬裡,經雲南繞道越南、香港、南通,終於來到祖籍的故鄉南京,尋找《浦氏族譜》上記載的老家山陰縣柳樹灣石門壩。費了好大力氣,終於弄明白今天的南京中華門外,就是幾百年前的石門壩。可任你怎麼查尋,在這一帶也找不到浦氏族人。最後還是經人點撥,告訴他,明朝時候,這一大片都是兵營,修族譜的老祖宗一定是誤把南征出發地的兵營,記作了故鄉。浦在廷這才只得無奈地作罷。
由此也就明白了,安順屯堡人說的&ldo;京族&rdo;,指的是南京族,因為他們的祖先從南京而來,決不是廣西的那個京族。
很多土生土長的貴州人以肯定的語氣對我說,地戲就是朱皇帝的軍隊調北征南時帶過來的。只要看看屯堡農民們表演時的衣著打扮,就不難作出判斷了。你看他們身穿土布長衫,腰間圍著繡了花的戰裙,背上則像武打京劇中常見的那樣插著靠旗,臉上蒙著黑紗,額頭上戴著各種各樣彩色面具,頭頂上插著野雞毛,在昂揚頓挫、模擬戰場廝殺的鑼鼓聲中載歌載舞,表演著劇情。
地戲演出所報出的劇目,也基本上是徵戰故事。諸如我們都很熟悉的《三國演義》、《封神榜》、《說嶽全傳》、《楊家將》等等,正因為明朝的軍隊是朱元璋調北征南一路打過來的,所以他們自然就會喜歡這一類和自己的經歷十分相似的徵戰題材。而且歷經幾百年,年復一年,樂此不疲,一代一代地往下傳。就是到了極&ldo;左&rdo;思潮泛濫得那麼可怕的&ldo;文化大革命&rdo;中,也還不曾斷絕過。像要我在白喜場合留下看跳神的那個學生,在文革年頭,其實並沒看過幾回地戲,但他興趣之濃烈,也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由此,也可以看到民間文化特有的傳承渠道,在文化傳播中的巨大的作用。
地戲和軍儺
由於地戲表演主要以徵戰題材為主,蜂擁而來研究地戲的專家學者們就作出判斷,認為它是從軍儺演變而來。
這個&ldo;儺&rdo;字,一度是個難讀難認的字,也是一個多義字和假借字,更是從原始社會一路帶過來的古字。
起源於原始社會的&ldo;儺&rdo;,是古代人類面對很多自然現象諸如雷電、洪水、地震等等災禍迷惑不解的產物,用於避邪驅災、感恩酬神。
這一起源和宗教的起源實有相同之處。
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直延續到&ldo;文化大革命&rdo;以後的兩三年間,貴州鄉間掌壇主持儺儀的法師,一律都被稱為魔公或是&ldo;老魔公&rdo;,帶有明顯的貶義。80年代以來,儺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獲得重新評價,專家學者們把它作為學術來研究以後,老魔公的稱呼也隨之從生活中消失,而被稱為儺師。但在貴州鄉間,人們嫌這個&ldo;儺&rdo;字不好認也不好念,大多還是恢復了原來的稱呼:法師。
由最早面對困惑不解的自然現象而跳的&ldo;儺舞&rdo;、&ldo;儺儀&rdo;,逐漸演變為儺戲。儺戲又漸漸細分為民間儺、宮廷儺和軍儺多種。我也相信,貴州屯堡一帶的地戲,極有可能是從軍儺發展演化而來,隨著明朝軍隊的屯守,入鄉隨俗。在數百年間同西南山鄉的地方戲劇結合,有故事、有情節、有人物,保留了從說唱形式向戲劇過渡的民間樣式。
把它作為一種神奇古樸的文化現象研究,實事求是地說,儺儀之中,確實含有封建迷信的成分。貴州鄉間,歷來就有沖儺還願之說。所謂還願,指的就是在舉行儺儀之前,要有一個專門儀式稱之為&ldo;許願&rdo;。
在我插隊的村寨上,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