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天工院 (第1/2頁)
冰點溫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由崧笑容滿面的看著宋應星。
宋應星面容清瘦,和明朝絕大多數文人一樣的裝扮,頭戴角巾,身穿長直衫。
“田成,給宋卿搬個凳子來。”
田成立刻搬來一個繡墩子,放在宋應星身邊。
皇帝見面就賜坐,這待遇很少見了,宋應星連忙謝過恩,然後有些謙遜的坐了半個邊。
“陛下,您詔信中說要印刷推廣臣的天工開物,這可是真的嗎?”
看來宋應星對自己的著作出版很上心啊。
不過從宋應星見面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辦實事型的人,一來就直奔主題,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
“自然是真的,朕叫你來,就是想讓卿著作的天工開物用於實踐,使之廣泛用之於民,造福天下。”
朱由崧給予了肯定的答覆,並讓小太監拿來一本書冊,遞給宋應星。
“這是朕讓司禮監經廠印刷的《天工開物》樣本,宋卿稽核一下,如果沒有出現紕漏,就可以開始批次印發了。”
宋應星雙手接過樣本書,見這書用硬紙板做的書封,封面還有彩色圖案,很是精美。
“這……書…甚好,印的甚好!”宋應星翻開那本新印的天工開物,口中連連誇讚。
《天工開物》共三卷十八篇,相當於一部百科全書。準確而精煉地記載了農作物栽培、製糖製鹽、紡織業、採礦冶鑄、水利舟車、火藥、機械兵器、顏料、珠玉等重要門類的生產技術及相關的工具。
而且還有大量的插圖,圖文並茂地描繪出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技術體系。《天工開物》首次刻畫了中國古代工農業生產的一些場景,擴充套件了明以前的記載,填補了科技方面的空白。
但若是不熟悉的或沒見過這項技術和工具的人,即便照著圖文也不一定能做出來。也就是說,這部著作現在未必能用於實踐。
“宋卿,朕想讓你在工部掛個侍郎的職位頭銜,督辦天工院。”
“天工院?”
“天工院就是格物院,格物致知嘛,朕打算把皇宮內的兵仗局,銀作局,針工局,內織染局,司苑局等八大局併入天工院,由宋卿來督辦,蒐羅天下格物人才,成立農務司、兵工司、織造司………”
朱由崧把自己的想法一一和宋應星講明白,其實就是根據天工開物成立一個科技研究院,然後研究出來的東西投入生產。
當然天工開物裡面涉及太廣,不可能一下子什麼都一起研究。
事有緩急,現在先把農作物、火器製造和紡織業搞起來。
第一個就是要想辦法讓大多數人有吃的,不餓死人,所以農作物很重要,比如高產量的番薯、土豆、玉米的培育和推廣。
然後就是火器製造,這牽涉到軍事技術的變革。
將來和滿清作戰,那是由南往北打,歷朝歷代由南往北的軍事行動,能北伐成功的很少。
北伐難於上青天,像諸葛亮和祖逖夠牛逼吧,都是被北伐搞死了。
南宋岳飛北伐差點成功,卻讓沒卵子的趙九妹坑死了,也算失敗了。
幾千年歷史,真正意義上北伐成功,由南方政權徹底掌控北方的僅有一例,那就是明朝太祖朱元璋。
所以朱元璋是真牛逼。
為什麼北伐成功案例這麼少,這和地域氣侯關係很大,北方糧食一年一熟,北伐補給線很長。
而北方政權南下卻沒有那麼大補給壓力,南方農作物一年兩熟,南下作戰時可以搶徵到足夠多的糧草。
還有兵員身體素質也有關,北方吃的麵食蛋白質含量高,還有那些遊牧民族都是吃肉的,所以北方人比南方人長得高大雄壯,在冷兵器時代,這非常重要。
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