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基層現在有半數女公務員,做最辛苦最細緻的活兒;女性基層領導不少,但到了縣級再想往上升就難多了。女人被認為「能力不足」,因此無法擔任更高的職位。
已婚女性被本能認為需要「更多的時間處理家務和照顧丈夫、孩子」,未婚女性倒是沒這層顧忌了,但又會被大環境要求,不結婚會被人認為「不正常」,無法負擔更重大的責任。
這完全就是謬論嘛!
實際上女性耐力更強、耐性更好、工作更細緻,這也是為什麼基層女公務員相當多的原因之一;從工作態度來看,女性牢騷更少,也較少挑肥揀瘦、投機取巧,也更願意心平氣和的跟領導請示匯報、和平討論,對下屬悉心指導。
姜明光就更喜歡女下屬,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女下屬,一群女幹部下到村裡直接現場辦公是千燈鎮的一大特色,曲書記動不動愛開個玩笑,說你們這幫「娘子軍」可不得了啊,風風火火的。
這也算是誇獎,姜明光也就笑嘻嘻的全部接受了。
工作方面沒遇到什麼大的障礙,從蒲寧市往下全都知道她是王書記的嫡系,沒人想得罪直接領導;至於家庭方面,是調到千燈鎮後那年春節跟宗家父母攤了牌。
宗齊光還算夠種,一口咬定是自己決定不要孩子。宗暾輝要他確定並且肯定將來不會後悔;張蘭莛比較講究風度,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只是專門把宗齊樾家的孩子接來住了兩周,企圖「誘發」小兒子兩口子的父母心,只是兩夫妻都覺得小孩子太煩人,該計劃遭到了完全的失敗。
姜明光自覺已經將丈夫教育的很上道,很有成就感。這件事處理的相當不錯,沒有大吵大鬧家庭糾紛,張蘭莛對她這個媳婦並不滿意,但也沒有直接說,她就能假裝不知道,一年頂多見幾次面,完全可以避免絕大多數不愉快。
宗齊光這幾年習慣二人小世界,短短兩周,對「帶孩子」這件事情已經聞而色變,深感嫂子帶孩子不容易,也更能體諒母親當年帶著他們兄弟倆住在大雜院裡有多麼不容易。他本來就是最得母親寵愛的小兒子,平時只要嘴甜一點就能哄得母親心花怒放,在家的時候多陪陪母親,塑造一下「好兒子」的形象,哄得張蘭莛整天樂呵呵的,生孩子的問題就這麼不成問題了。
掃清了人生道路中重大的一個障礙之後,姜明光更覺得神清氣爽了,充滿了幹勁。
交接了千燈鎮的事務後,姜明光先是調回蒲寧市市區擔任教育局局長,上任沒多久,市區要擴建,準備徵收市郊的兩個鄉,併入市區。
跟兩個鄉談的都很快,鄉政府的組織班子當然都是一百個樂意的,從郊區併入市區,表面上看起來級別不變,仍然是鄉區級,但歸市政府直轄,獲得的資源是不一樣的;再有就是一個戶口問題,全鄉戶籍整體從「農業戶口」換成了「非農業戶口」,群眾也是十分樂意的。
這時候的拆遷費不高,也不需要大面積拆遷,就是從行政上劃進市區,然後規劃開始修省級公路,將鄉中學(現在是區中學)升級一下,新建一棟教學樓,學校操場也配套建設一下。
並區的事情也辦得很快,統一換發戶口簿,當年就開始修省道和教學樓。
省道不是隨便一個建築公司有資格承包的,必須是國有的建築公司,在國內最大的國有建築公司就是中鐵集團了,蒲寧市的這一段省道由中鐵南方公司承建,9月底開工。
一所區中學的教學樓還不值當一個市級的教育局局長天天惦記,倒是那一段省道出了點事。
建築工地黃沙、石子、水泥、鋼筋這些東西是論「噸」計算的,一車2到3噸,每天大卡車來來去去運送原料,沒幾天,便有當地小混混開著小貨車,拉幫結派的跑到工地上,堂而皇之大搖大擺的搶原料。
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