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第2/3頁)
[英]多蘿西.L.塞耶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發現是一雙編織手套。手套上有棕色油漆的汙痕,但已經破碎不堪,無法辨認到底屬於誰。另外一件事是,圖書館那對失蹤的鑰匙找到了,並引起不小的騷動。鑰匙是在普克小姐的一卷幻燈片裡面發現的。普克小姐把幻燈片丟在一間教室裡,半個小時之後她要用它解釋關於希臘巴昔農廟壁雕的一些評論。這兩件惡作劇都沒有帶來任何發現。
1漢弗萊公爵(duke huphrey)是牛津圖書館的最初捐贈人。
地獄一般的魔咒(2)
在哈麗雅特的面前,整個教研室都表現出那種謹慎小心、不帶絲毫個人感情的尊敬。這種尊敬是出於學術傳統賦予學者的一種使命。她們十分清楚,一旦官方宣佈了一位調查人,那麼這個人的調查一定不能受到任何干擾。她們不會強迫她聽無辜的辯白,或者義憤的控訴。她們對待此事態度超然,幾乎避而不提,儘量把研究室裡的談話控制在學院以及學術事宜上。根據禮節,她們也按次序邀請哈麗雅特去她們的房間享用雪莉酒或咖啡,很自制地不去評論他人。巴頓小姐也邀請過哈麗雅特,想讓她評論一下《現代女性地位》,並向她諮詢德國女人地位的情況。坦白地說,哈麗雅特並不贊同書裡的許多觀點,但這只是就事論事,並不帶任何個人色彩;業餘偵探職權這一尷尬的問題被兩人心照不宣地撇在了一邊。希爾亞德小姐也是這樣,把她對哈麗雅特的個人意見擱在一旁,耐著性子和哈麗雅特諮詢一些歷史上犯罪的技術問題。比如愛蒙德&iddot;貝瑞&iddot;高德弗裡閣下的謀殺案,還有傳聞中埃塞克斯伯爵夫人下毒陷害湯姆斯&iddot;奧弗泊裡閣下的故事。當然,這樣的鋪墊很可能暗含著什麼精明的計謀,但哈麗雅特更願意把這些歸因於得體的謹慎的本能。
她和德&iddot;範恩小姐有過很多次愉快的交談。這位學者的個性吸引著她,又讓她極為困惑。她覺得,比起任何其他的導師,德&iddot;範恩小姐獻身於學術更像是一種結果,並不是無憂無慮,自然平穩地走出來的;而是受到了強烈的精神召喚,這種召喚強烈到剋制了其他可能的渴望以及方向。不知怎麼的,她對德&iddot;範恩小姐過去的生活很好奇;但這並不好打探,而且她總會在突然間覺得,自己聽到的閒言閒語夠多了。她可以猜測出衝突背後的故事,但無法相信德&iddot;範恩小姐對她自己的受壓抑毫無意識,也不相信德&iddot;範恩小姐對此束手無策。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