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次大軍征伐逆賊,太原乃是大軍雲集之地,對百姓影響甚大。”
“春耕之事,還是需要仰仗諸位一起出力,還望諸位以百姓為念,多多協助吾等,勸課農桑,以免失了農時啊。”
大軍東征河北,雖說糧草民夫並不是全部從太原抽調。
但作為征伐的前線,對地方上的影響肯定是有的,而且影響不小。
就如後世的自衛反擊戰,別的地方都進行經濟建設了,八桂大地的老表們還在支援前線,完美錯過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期。
事後還被人笑話窮地方,老表變成了嗎嘍,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在幷州刺史領軍出征的情況下,諸葛長史就是幷州政務的主事人,對即將到來的春耕肯定是要上心。
不然就算是徵東大勝,但幷州特別是太原卻是一地雞毛,別人都建功領賞,幷州卻是治理不利,還談個毛的前途?
諸葛長史就算再怎麼對官位不看重,也得要為底下的人著想。
更別說他可是丞相的兒子,豈能給丞相抹黑?
“吾等豈能不知?且長史所託,吾定會盡力而為,儘量不耽誤了農時。”
眾人強顏歡笑,滿口應下。
盡力和儘量這兩個詞從這些人嘴裡說出來,讓諸葛長史不禁就是有些擔心:
“公等可是有難處?這農時,可不是說盡量不誤,而是一定不能誤了。”
很明顯太原鄉賢沒有老表們的奉獻精神,更不想變成嗎嘍,所以打算搞事。
如今一看長史如此體恤下邊的人,頓時大喜,連忙訴苦:
長史啊,大軍駐紮,對地方民夫多有徵發,雖一時無礙,然戰事延綿,無有定期。
長此以往,恐民間多有怨言,田地未免有荒蕪之患,不可不防啊!
話雖說是誇張了一點點,但卻非假話。
諸葛喬對此也是有些頭疼。
雖說大軍統帥喊自己兄長,但他也不可能跑去跟自己的阿弟說:
阿弟你搞快點,不然兄長我這地方上不好展開工作。
而眼下面對地方上的述苦,諸葛長史也不能裝作聽不見。
與河東上黨那些地方豪強徹底被犁過一遍不同,太原在大漢鐵騎面前,跪得極為絲滑,甚至還支援了不少軍糧。
事後大漢也不可能像對待河東那樣,直接來個暴力精準改造啥的。
雖說這些年一直在推行新政,但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培養人才,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達到目標。
後世東大建國以後進行大規模掃盲,然後又大規模擴招,也得用了數十年,才吃到了勞動力紅利。
更別說馮某人從偷偷摸摸挖世家大族的牆角到擁有教育話語權才多少年?
就算皇家學院就是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在講課,沒有個十年二十年,也緩解不了大漢現在人才缺口的窘境。
更別說現在的大漢,流行“馬上取功名”,相比起跟到基層熬資歷,不少學生寧願跑去軍中博一把。
而現在又準備要改制統軍府。
真的是到處都在搶人。
大漢基層官吏的缺口,委實是無比驚人。
像太原這種地方,新政肯定會搞,但想一下子就拔除掉豪強在地方上的影響力,那就是異想天開。
所以諸葛長史面對這些鄉老士紳的訴苦,肯定是要重視的。
地方鄉賢出人出力,有力地幫助朝廷保障大軍後勤,這是值得肯定的。
但要想馬兒跑,也得給馬吃點草。
現在鄉賢趁著春耕工作開展之際前來述苦,無非就是想要討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