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智擺卻月陣 (第1/2頁)
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桓玄篡位之際,北府兵將領劉裕毅然率兵反擊,直指建康。桓玄無力迴天,只得攜晉安帝倉皇逃離。隨後,桓玄遭遇不測,劉裕成功迎接晉安帝復位。然而,這東晉的皇座對於劉裕而言,不過是個空殼,真正的權力已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劉裕出身貧寒,年少時便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勞碌于田間地頭。成年後,他投身軍旅,憑藉出色的軍事才能和堅韌的意志,屢立戰功,特別是他在迎回晉安帝的戰役中表現出色,贏得了名利雙收,更被譽為東晉的英雄。然而,對於有著更大野心的劉裕來說,這遠遠不能滿足他的慾望。
由於出身卑微,劉裕在士族大家中缺乏支援。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提高威望,為將來的篡位之路鋪平道路,他決定北伐,以擴大勢力範圍,積累政治資本。
公元409年,劉裕率大軍從建康出發,踏上了北伐的征程。他的首個目標便是南燕。南燕國君慕容超,雖才智過人,但治國無方,整日沉迷於搜刮民財和狩獵之中。面對劉裕大軍的壓境,慕容超驚慌失措,手足無措。他的大臣們提出了三個應對策略:一是直接迎戰,這是下策;二是堅守城池,消耗劉裕軍力,這是中策;三是避其鋒芒,利用地形和兵力優勢截斷劉裕的糧道,再行反擊,這是上策。然而,慕容超對軍事一竅不通,最終選擇了最直接也最危險的下策,結果自然是慘敗於劉裕之手。
慕容超眼見南燕危在旦夕,急忙向鄰國後秦求援。後秦國主姚興雖然擔憂劉裕的勢力,擔心南燕被滅後會危及自身,但仍決定派兵相助,以增強南燕的抵抗力。他派使者至晉軍大營,聲稱已在洛陽佈下重兵,暗示如果劉裕執意進攻南燕,後秦將出兵援助。
面對後秦的警告,劉裕不以為意,他對使者輕描淡寫地回應:“我此次只為平滅南燕,無意與後秦為敵。但如若你們非要插手,那我便一併收拾,也免得日後多費手腳。”使者離開後,有人憂慮劉裕的話會激怒姚興,引發後秦的軍事行動。然而,劉裕卻胸有成竹,他深知後秦正忙於與夏國的戰爭,無暇他顧。
事實正如劉裕所料,後秦確實沒有多餘的兵力來干涉劉裕的行動。不久後,劉裕成功滅掉了孤立無援的南燕。
幾年後,劉裕再次揮師北伐,目標直指後秦。他留下尚書左僕射劉穆之管理朝政,自己則親率大軍北上。前鋒檀道濟和王鎮惡順利攻下洛陽後,本打算等待主力部隊會合後再深入後秦境內。然而,他們見後秦內亂頻發,潼關守軍薄弱,便決定分兵兩路直取潼關。然而,由於後秦軍的頑強抵抗,檀道濟和王鎮惡陷入了僵持。
公元417年,劉裕親自率軍北上。後秦國主姚泓見勢不妙,向北魏皇帝拓跋嗣求援。拓跋嗣見有機可乘,決定出兵助秦抗晉。他在黃河北岸集結了十萬大軍,對劉裕的部隊形成了威脅。
面對北魏的威脅,劉裕命令水軍沿黃河前進。然而,北魏騎兵在岸邊緊緊跟隨,不斷騷擾晉軍。風浪中,不少晉軍戰船被衝至北岸,士兵落水。北魏騎兵趁機發動攻擊,但每當晉軍上岸追擊時,他們又迅速撤退。這種戰術讓晉軍將士們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劉裕見狀大怒,決心狠狠打擊北魏騎兵的囂張氣焰。他經過一番思考,設計了一個巧妙的戰術。他命令一名將軍帶領一百輛兵車和七百名士兵登上黃河北岸,擺出一個奇特的陣型——卻月陣。這個陣型呈半圓形,中間鼓起,兩頭緊靠河岸。陣中有一輛兵車插著白色羽毛作為標誌。
北魏騎兵從未見過這種陣型,因此不敢輕舉妄動。就在他們猶豫之際,晉軍突然發動攻擊。一百輛兵車上計程車兵拉弓射箭,將衝在最前面的北魏騎兵射殺。隨後,晉軍又在陣後佈置了鋒利的長矛,裝在大弓上。當北魏騎兵再次衝鋒時,晉軍士兵用大鐵錘敲擊大弓,長矛如流星般飛出,將數千北魏騎兵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