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太子出征 (第1/2頁)
禿然好像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與貴霜皇帝的境遇迥異,康居國可謂風平浪靜。
聞得大宛國發出求救訊號,康居國王心如明鏡,深知唇亡齒寒之理。
他思忖著,讓大宛國成為自己的屏障,才是明智之舉。
再加上貴霜帝國皇帝的同盟之邀,如此一來,他的側翼更是高枕無憂。
他認為自己的側翼已然固若金湯,只需全力以赴應對漢軍即可。
故而,他當機立斷,決定支援大宛國,與漢帝國一決高下。
當漢軍圍攻大宛國國都貴山城之際,康居國的兩萬支援大軍如疾風般衝入大宛國境,馬不停蹄地向貴山城挺進。
此途中,還順勢收攏了大宛國的地方軍隊,東拼西湊,又得一萬人,總計三萬大軍。
此訊息傳至長安,劉禪便立刻決定動手,即刻調遣兩萬步兵、兩萬騎兵,準備秀肌肉,遠征西域。
康居國乃大國,四萬兵馬,加之涼州的兩萬徵召牧民騎兵,以及西域的一萬兵馬。
此等兵馬多來自關中和涼州,皆為帝國之精銳,號為西北軍。
七萬人,對外可稱十五萬,要剿滅康居,自是輕而易舉。
現今得到的最新訊息是,康居國的先頭部隊與漢軍狹路相逢,結果一敗塗地,傷亡兩千餘人。
而後,他們佔據了大宛國近半地區,與漢軍對峙。
在此背景下,皇太子劉諶受劉禪冊封為徵西大將軍,統率全軍。
西域都護霍弋則獲封平西將軍,為太子之副手,一同征討康居。
建興二十八年夏,就在這個炎熱的季節裡,劉諶終於正式在軍中嶄露頭角。
只見他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間透露出一股堅毅與果敢。
而在他身旁,則環繞著一個龐大且精銳的參謀團隊。
這些人皆是飽學之士、智謀過人,他們為劉諶提供詳盡的情報以及各種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並且詳細標明這些建議的優缺點。
如此一來,劉諶所要做的僅僅只是根據所獲取的資訊做出最終的決策。
不久之後,劉諶親率浩浩蕩蕩的兵馬自關中而出,經涼州,過河西走廊。
八月中旬,敦煌郡軍營內氣氛異常肅穆莊重,高臺上旌旗招展
劉諶身著華麗的戰甲,腰佩鋒利寶劍,威風凜凜地登臺而立。
他目光炯炯,環視四周,然後舉起手中長劍,誓師出征。
隨著一聲令下,大軍如潮水般湧出玉門關,踏上了西征之路。
這是劉諶生平首次以皇太子和徵西大將軍的雙重身份代替皇帝統率大軍出征。
這一事件猶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瞬間在軍界引起軒然大波。
各軍將領、各營軍官們聽聞此訊後,紛紛爭先恐後地趕來,只為能夠親眼目睹這位皇太子的風采。
眾人充滿疑惑與不解。
當今聖上正值壯年,且龍體康健、春秋鼎盛,再君臨天下三十年都不是問題。
然而,此刻聖上竟然會做出將皇太子委以西北大軍統帥之重任統領全軍。
此舉實在是讓人浮想聯翩,忍不住猜測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麼深意。
皇太子究竟是否具備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呢?
他能否勝任這一軍統帥之職,帶領眾將士取得勝利呢?
不過,底層的軍官和士兵們,在看到皇太子亮相後便打消了這個疑慮。
只見他身披重甲,跨坐神駒,在同樣肅穆的長安虎賁御林軍的護衛下。
以沉穩戰將的姿態在軍陣前塑造了自己最初的形象。
龍生龍、鳳生鳳。
此理古今皆同,現今之人亦多有同感,譬如魯迅之子一定很擅長寫文章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