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無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是對生活的狀態,可以分成內卷、躺平和擺爛三個境界的話。
周易在得到長生道果之前,無疑是卷中卷。
因為周易有著改變歷史的決心。
周易在得到長生道果之後,初心雖然沒什麼變化,但日常的狀態,已經由內卷,換擋到了躺平。
慢慢來。
觀止堂內。
周易從書櫃上取下了那幾頁草紙,輕輕地吹掉了夾層中的頭髮。
這個技巧是周易穿越之前在電視劇中學來的,如果有人拿動了這幾頁紙張,便會讓紙張中的頭髮產生移動。
周易在看時,便會發現有人來過。
這是周易上次在金鑾殿上,意識到朱元璋可能隨時用錦衣衛,刺探臣子時,留心做的。
還好,頭髮的位置並沒有改變。
周易開啟紙張,陷入了思考:
小目標:在朱元璋時代,推動知識下沉,開啟民智。
一方面,憑藉朱元璋的威信在公文上,推行使用白話,代替文言。
周易已經被朱元璋授予了太學的官職,過兩天去太學報到了,便要開始推動。
另一方面,利用仁義書肆的渠道,把章回白話小說鋪開。
章回小說的內容要廣泛取材於勾欄、瓦舍。
除了要多去秦淮河畔採風之外,也要讓鄭淮多幫忙。
一些老頭講書的場所,要多有勞鄭師兄了。
把話本的內容收集起來之後,下一件事情便是印刷。
印刷!
周易從書架的下方,拿出了一卷有些陳舊的紙卷。
這個紙卷是一年前左右製作的,上面記錄的便是如何在明朝推行印刷。
一年前,周易的規劃自然是從上而下,官家做事,只求又快又好,對花費上,沒有多少考慮。
但現在,周易想走的是下層路線,時間有的是,但要從一開始,便能讓人看到回本的期望。
兩者自然有很大的差異。
印刷在華子有著很長的歷史。
印刷術是華子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的普及,極大的促進書籍的流傳。
也是知識的下移!
在明清時期,儒家經典已經不同於漢朝,掌握於門閥士族之中。
而是從門閥士族中,流傳到了普通寒門弟子手中。
周易期望做的,就是再向前邁出一步。
仁義書肆。
自從周易想到率先推行印刷。
周易在桌案上,在秦淮河畔,已經苦苦思索了一週。
“小周先生,你是說,要把瓦舍裡面的話本集結成書,然後售賣,是嗎?”
宋仁義聽完了周易的想法,慢慢說道。
周易看到了宋仁義眼中的失望,但還是堅定的點了點頭。
“你這想法很好。”
宋仁義虛假的誇讚道,作為商人,也是半個長輩,他能夠看到周易眼中的渴望,不想一盆冷水潑下,
“印刷書籍,需要刻制雕版,然後印刷。
再加上紙張昂貴。
在書肆中購書的,都是讀書人,而讀書人,是絕對不會看話本的。”
宋仁義說的是實話,以現在雕版印刷的成本,印製書籍,還是主要面相讀書人。
讀書人追捧的都是詩家,次一些也是詞家,誰讀小說啊?
周易搖了搖頭:“我們不賺讀書人的錢。”
宋仁義啞然失笑:“不賺讀書人的錢,要賺誰的錢。”
“誰有錢,就賺誰的錢。”
周易眨了眨眼,可惜,宋仁義悟不到這個笑點,
“南京城來來往往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