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行。他曾經聽聞,這家銀行在戰爭爆發不久後便關門大吉。當時他還隱約想像,銀行雖然停止了上海的業務,但想必會在內地繼續營業。但至於後來究竟如何,陶展文並不瞭解經濟界的動向,因此並不清楚。
&ldo;戰爭爆發後,興祥隆銀行怎樣了?&rdo;陶展文問道。
&ldo;繼續在重慶從事一些瑣碎雜務。&rdo;席有仁眼中浮現出痛苦之色,&ldo;戰後,期盼已久的回歸上海終於成為現實,但很快就倒閉了……真的是一瞬之間。因為戰爭剛剛結束,我也力有未逮。戰時我拋棄事業,四處逃難,戰後只能拼命填補那幾年的空白。對於興祥隆銀行的倒閉,我只能茫然旁觀。不過,我仍拜託朋友,努力聯絡李源良先生……可是,他將最後的希望寄託在了美國的金融業者身上,遠渡美國後再來回來。事業不順,依照他的脾氣,就算能回來,他也不會回來啊!&rdo;
&ldo;真是個懦夫啊!&rdo;
&ldo;不,應該說他責任感太強。每當想起興祥隆銀行倒閉的真相,強烈的悲憤就會令我撕心裂肺一般痛苦。&rdo;
說到這裡,席有仁突然住口不語。他覺得自己對初次謀面的人講了過多朋友的事。其實,李源良的故事並非秘密,而且不應恥於被人知曉,反而值得誇耀。
身為銀行家,培養民族工業是李源良的理想和目標。戰爭結束時,席有仁曾在報上讀到過一篇頗為鬥志昂揚的論文‐‐《如何振興民族產業》,作者正是李源良。他朝著這一目標全力前進,向眾多中小型紡織工廠提供資金援助。然而,民營紡織工業在戰後卻在原料上步履維艱。在國內,收集起來的棉花全部被國營工廠侵吞,進口棉花亦不例外。戰後的貿易被官僚資本壟斷,民營紡織工廠只能透過不可靠的黑市獲取原料。而與政府機關從農民手中如同掠奪般徵收後提供給國營工廠的棉花相比,民營工廠從黑市獲取的棉花價格要高出數倍。工業用煤也是以政府燃料委員會制定的統一價格提供給國營工廠,每噸三萬元【此處指民國時期的貨幣。】,民營工廠則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得燃料,而統管之外的煤炭價格甚至高達每噸三十萬元。因此,民族工業終至精疲力竭,頹然倒地。援助他們的李源良難道是傻瓜嗎?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