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是,有人告訴我,這是秦俑博物館陳列部美工鄭安慶的傑作。
一個博物館的美工能寫出如此令人嘆驚的字型,並且高懸大廳門口上方,毫不
掩飾地接受海內外遊客的欣賞與品評,這不能不說是作者的一大幸事。我決定親眼
見一見這位幸運的美工,我打算分享他的幸福與歡樂。
然而,當我走進陳列部見到這位四十多歲的漢子時,竟出乎意料地發現他沒有
我想象的那樣聰明伶俐,健談豪爽。他給予我的感覺是口齒愚鈍、目光呆滯、行動
笨拙,只有那份熱情與真誠尚存在他的身心之中。在我以極度驚訝和迷惑的神情得
知了關於他的一段苦難歲月之後,才恍然醒悟昨日這個才華橫溢、穩健剛強的血性
男兒為何變成今天這種模樣的。
1982 年9 月26 日,《陝西日報》報道了這樣一條訊息:
走私犯鄭安慶被依法逮捕
本報訊秦俑館美工鄭安慶未向公安機關申請備案,又未經工商部門批准,私自
開設刻字行業。從1980 年7 月至1982年4 月,他先後向外國商人走私印章,印料
二百五十餘枚,用小包裹五十四件郵往國外,從中牟取暴利一萬二千八百八十五元
七角。並收受外商彩色電視機、收錄機各一部和兌換券七百三十八元。臨潼縣公安
局根據《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條和《海關法》一百零七條、一百五十條、一百八十
四條及對外貿易的有關規定,認為已構成走私罪,經縣檢察院批准,將鄭安慶依法
逮捕。
(唐世興)
訊息已明確警示世人,鄭安慶的災難是因為他私刻印章和外國人做生意。想不
到他不但有一手瀟灑俊秀的書法,而且還有刻制印章和外國人做生意的本事。
其實,早在鄭安慶上小學時,就迷戀於書法、繪畫和金石刻字的藝術,並經過
十幾年的奮力苦搏,他的藝術創作成果終於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和書畫界的讚賞。自
1962 年起,僅他的篆刻印章就先後在《羊城晚報》、《廣州日報》、《新體育》、
《陝西日報》、《西安晚報》、《延安畫刊》、《延河》等二十餘家報刊發表近百
方,並出版了《毛主席在陝北》的印譜單行本。
1978 年,鄭安慶從一家工廠的子弟小學調到秦俑館做照相與繪圖工作。
1979 年秦俑館開放之後,鄭安慶見外賓紛至沓來,便向館領導人提出了“願
在工作之餘用我的刻印小技為外國遊客治印,以為博物館掙外匯”的建議。
他的建議沒有被館內領導者採納,但卻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1980 年4 月,鄭安慶再次向館領導人提出了他先前的建議:“現在工作有了
秩序,館內也設了小賣部等設施,我可以在工作之餘刻些印章為館裡掙點外匯。”
他的建議得到了領導人的許可:“你先刻刻看吧。”鄭安慶頗為激動,一種複雜的
心理情感驅使著他當天夜裡就用自己原有的水墨石刻出了三方印章。他確是出手不
凡,三方刻石刀法嫻熟、字跡剛勁有力,除正面的刻字外,又頗費心機地在印側四
邊刻下了秦俑影象和俑坑簡介,以及“××先生×年×月×日赴中國西安參觀秦兵
馬俑坑刻石紀念”的文字。
第二天,鄭安慶將三枚刻章及印模拓片拿到博物館外賓小賣部對外銷售。不出
三日全部售完,秦俑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