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儒家傳統文化構築的大一統的古老帝國,終
於在新的文明撞擊中走向沉淪當中華民族飽受了外敵的鐵蹄蹂躪和血腥屠殺之後,
驀然回首,才發現這體現儒家文化精神的“道德仁義、非禮不往”云云,原來竟是
吃人和被人吃的禮教。若這禮教專吃外敵,倒還是件幸事,遺憾和具有悲劇意味的
是偏偏去吃孕育呵護了它幾千年的中華子民。所以,當“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
時候,以易白沙、吳虞、魯迅、李大釗、胡適為代表的有識之士,在響亮地提出了
“這塊孔丘的招牌——無論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來,捶去,燒去!”的
口號的同時,也以“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付諸了行動……
中華民族終於在血與火的洗禮中步履艱難地走到今天。當我們面對兵馬俑這扇
2000 多年前的秦帝國向後人開啟的視窗,難免要作這樣的遐想:假如當時的秦文
化能夠征服關東文化,假如秦始皇燃起的那把大火使儒家學說全部更新,中華民族
的程序和歷史命運會是何等模樣?
難以逾合的裂痕
1988 年12 月22 日,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在參觀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後,
滿懷激情在留言簿上寫道:“來到了偉大的歷史文明地,我完全被感動了。在此地
——西安,開始了中國和印度的友好交往。向你們偉大的國家和偉大的人民致敬!”
拉吉夫·甘地總理的留言,使人們想起了唐朝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經的故事,同時也
想起了比這更早的年代——漢朝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與那條輝煌耀目的絲綢之路。
這是一條同樣是以今天的西安為起點,向西方延伸一直通到地中海東岸的東西方貿
易交往之路。在這條全長達7000 公里的古道上,中國人將自己製造的“美麗得像
野地上盛開的花朵,纖細得可和蛛網比美”的珍貴的彩色絲綢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羅
馬帝國,在“羅馬城內中國絲綢昂貴得可和黃金等重同值”的物品,曾令羅馬貴族
不惜血本爭相競購。以致使近代西方歷史學家發出了“羅馬帝國的亡滅實是由於貪
購中國絲綢以致金銀大量外流所致”的感嘆。而那時的中國得到的則不只是羅馬的
金銀財寶,還有大宛的葡萄、苜蓿,安息的石榴,以及其它各國的胡豆、胡瓜、核
桃、芝麻、大蔥等農作物品種,也相繼從西方傳了進來,在中國的土地上生長。當
然,後來的佛教和佛教藝術也是沿著這條路傳入中國,並對中國的文化和藝術產生
深遠的影響。
不論古羅馬帝國的滅亡與貪購中國絲綢有無關係,但他們的競購卻是自願和自
覺的。號稱“仁義道德”的中國從未對它們是否購買進行強迫和威脅,況且絲綢的
本身並不存在有害於人的成分。
可是,當歷史進展到十八世紀末葉,中國人又不惜以每年一千多萬兩白銀作代
價,去購買西方輸入的殷紅色罌粟花。
當中國人逐漸意識到,這種罌粟花竟是足以使一個民族毀滅的毒素,並不願再
作這樁殘酷的交易時,以“弱肉強食”的理論行事的西方列強,便使用大炮轟開了
中華帝國的大門。於是,他們以暴力得到了比做鴉片交易更為昂貴的金銀財寶,中
華民族遭到了比購買吞吸鴉片更加迅速的滅亡之災……
然而長夜迷濛,惡夢乍醒。殘痛的歷史漸已生鏽。血淚卻難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