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戰車上作戰的“甲士”是奴隸主貴族,

而車下由“眾人”、“多臣”、“庶民”等奴隸組成的步兵只能附屬戰車。春秋時

期,鄭、晉等中原國家在對戎狄的戰爭中,為戰勝這些居於山林谷地、善用步兵進

攻的少數民族,就不得不在保持原來隸屬步兵的同時,率先建立起能夠獨立作戰的

建制步兵。公元前633 年,晉文公在作“三軍”的同時,又“作三行以御狄”。

“行”是原來隸屬步兵“徒卒”的隊形名稱,據考古學家王學理研究,此處當指步

兵無疑,而“三行”就是晉國最早出現的建制步兵。

儘管建制步兵已經產生,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它並沒有形成軍隊的主力,而

只是用在西方和北方邊防上對付戎狄之中,可中原地區依然是戰車統治的戰場。公

元前541 年,“晉中行穆子敗無終及群狄於太原,崇卒也。戰將魏舒曰:‘彼徒我

車,所遇又厄,請以什共車(以多卒配合甲士共同作戰),必克。因諸厄,又請。

請皆卒(請甲士們都下車來作戰),自我始’。乃毀車以為行,五乘為二伍。”這

次晉國“毀車以為行”。以步兵配合甲兵作戰的戰役表明,在中原大地上已經產生

了第一支用建制步兵作戰的部隊。儘管這支步兵部隊還是由戰車部隊臨時改編的,

免不了幼稚,甚至遭到了“翟人笑之,未陣而薄之”,但它畢竟在春秋末期開創了

一個國內戰場上廣泛使用步兵的“步兵時代”,為後世戰爭的多層面、多兵種、大

規模的快速作戰方式奠定了基礎。

到公元前505 年,吳楚大戰爆發,就在這次大戰中,“吳闔廬選多力者五百人,

利趾者三千人,以為前陣,與荊戰,遂有郢。東征至於庳廬,西伐至於巴蜀,北迫

齊晉,令行中國。”吳王夫差的軍隊編制是以百人為一“徹行”,百“徹行”為一

方陣用於作戰。到了戰國時期,各國的步兵人數已達到數十萬甚至百萬。從此步兵

作為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活躍在戰爭的舞臺上,並逐漸走上成熟。

從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排列的兵陣來看,秦步兵的數量大,遠戰能力強,而當時

的軍事指揮家又善於處理步兵同戰車、騎兵的配合關係,諸兵種協同作戰,因而形

成了軍事編制的最大標誌。秦俑一號坑的矩陣是以步兵為主、同戰車穿插排列的兵

力部署。其協調車、步關係的作法,是“魚麗之陣”變化了的形式。儘管戰車有左

右和前後的雙車編組之別,但總體上是車的前後及兩側都有步兵湧佇列。這種編組,

既有古代兵書上所說的“魚麗之陣”的車、步協同的寬大介面,又突破了在二線或

三線的兵力配置,從而就出現了強大的縱深,形成了“本甲不斷”的雄壯氣勢,正

是由於步兵和騎兵躋身於戰場並日益顯示出強大的優越性,才使那動輒千百乘、大

排面密集的車陣戰,在中華大地上叱吒風雲地度過了十多個世紀之後,不得不相形

見絀地退出歷史舞臺。

中國古代戰爭車戰的興起可以追溯到殷代,經過殷周時期千餘年的發展演變,

戰國時期戰車的種類、編制、裝備、戰術等方面已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然而,由於先前實物資料的缺乏,人們對於這一時期車戰問題的研究只好徘徊

在故紙堆中,並有史學家推斷:“戰車自秦代已退出歷史舞臺,被騎兵所替代。”

秦俑二號坑大型車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紅樓同人)黛玉做主

(紅樓同人)黛玉做主

遊戲 完結 44萬字
反恐2099

反恐2099

北方刷刷
遊戲 完結 58萬字
蒼山七染

蒼山七染

向前
遊戲 完結 32萬字
大明星的貼身醫生

大明星的貼身醫生

飄雪的季節
遊戲 完結 81萬字
長大未成年

長大未成年

絕對601
遊戲 完結 15萬字
(斗羅大陸同人)[鬥羅]燁火

(斗羅大陸同人)[鬥羅]燁火

擊水三千
遊戲 完結 6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