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玥瑩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洛翎和七月郡主跟著杜仲去了景壽宮的正殿,從石蜜姑姑的口中所知,德順帝因柳婣之事,將賢妃娘娘和清蘭公主禁足宮中。
賢妃娘娘的長兄鎮遠大將軍因陛下將他禁足在府,多次辱罵德順帝,連續貶職,鎮遠大將軍不知悔改,反而辱罵更甚,於昨日早朝被數名大臣上奏於德順帝。
德順帝一怒之下,將鎮遠大將軍三族流放焚城州。
石蜜道:“說來也怪,賢妃娘娘被禁足在宮中,她如何能得知鎮遠大將軍被流放的事?”
太后冷色道:“必然是她宮中閒不住的宮婢和太監們,顛唇簸嘴,杜仲,你親自帶上得力之人,將賢妃宮中那些管不住口舌的宮婢和太監全部杖斃。”
“是!”杜仲領命而離。
七月郡主眨著靈動的小鹿眼問道:“皇舅父不是沒責罰賢妃娘娘嗎?她為何要吊死在寢殿呢?”
“嗐……”石蜜嘆道:“賢妃娘娘與宮門口的禁衛軍三番五次說想求見陛下,陛下想必料到賢妃娘娘要為鎮遠大將軍求情,陛下正在氣頭上,怎能見她?
她也是個想不開的,待陛下消了氣,解了她的禁足,尋個恰當的機會再和陛下求情,陛下念在鎮遠大將軍昔日之功的份上,說不準還能饒恕其族人的流放之罪。
偏生她就那般想不開,吊死在寢宮了,這分明就是給陛下難堪,她倒是一死了之,也不替清蘭公主思量思量,就不怕陛下遷怒於清蘭公主嗎?”
太后嘆了一聲,捏著眉心,滿面苦惱之色。
林洛翎眉目微微一動,她雖與賢妃娘娘見面相處那麼兩三回,卻覺得賢妃娘娘不會做出這般極端之事。
先前南秋芷和宸貴妃在時,肯定沒少為難賢妃,賢妃能足不出宮門,不染是非,就算德順帝發落鎮遠大將軍三族去往焚城州,賢妃也不至於吊死在宮中才是。
忽然想起昨夜安王偶然和她提及,晉王去北境與匈奴交戰,連勝七回,匈奴曾派使者與晉王協商事宜,其中一件事便是他們匈奴王想迎娶天啟國的公主。
而今天啟國的公主唯有兩位,一位是永樂公主年十歲,由瑾貴妃撫養,另一位就是賢妃之女清蘭公主年七歲。
林洛翎睨了七月郡主一眼,暗想,就算七月郡主沒有與蔣馳議親,以太后娘娘對七月郡主的寵愛,是不可能同意,讓七月郡主嫁給匈奴王的。
永樂公主既然交給了瑾貴妃撫養,德順帝現在需要太尉的支援,若是讓永樂公主嫁給匈奴王,瑾貴妃膝下豈不是又落了個膝下無子無女?
所以,德順帝應該是有意想讓清蘭公主嫁給匈奴王,畢竟鎮遠大將軍連續遭貶職,已是無用的棋子了。
賢妃定然不會同意她唯一的女兒,年僅七歲便要嫁去匈奴,這才導致德順帝暗示官員在早朝時,以鎮遠大將軍圈禁在府,辱罵德順帝,流放三族去了焚城州。
太后則是快刀斬亂麻,私下命人處置了賢妃,僅留下清蘭公主,嫁與不嫁,還不都是德順帝一句話的事兒了。
林洛翎所猜貼近真相八成,想到此處,林洛翎心中雖然覺得清蘭公主之後的命運,可預見的悲慼,卻知道德順帝應該是和太后娘娘商議好了,將清蘭公主嫁給匈奴王,藉此平息北境之亂。
端著茶盞走上前的林洛翎,假作不知其中之事,安撫太后道:“這幾日天熱,太后娘娘莫要因這件事著急上火,先喝盞清茶,潤潤喉吧。”
太后接過茶盞,故意問林洛翎,“哀家年邁,後宮之事委實是想不周全了,就清閒了這麼幾日,便出了這麼大的亂子。
賢妃之事,安王妃覺得該如何處理,最為妥當?”
太后如此精明之人,在殺賢妃之前,應該就想好,如何處理此事,這話分明就是在試探林洛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