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說在東魏、西魏的爭霸中,東魏始終佔據著主動權與優勢,哪怕高歡死後很久,西魏都遲遲沒能建立起整體的戰略優勢。

但如果考慮到東魏與西魏的建立基礎,那宇文泰就是高歡人生中當之無愧的一個夢魘。

東西分家的最初幾年,為了掃除爾朱氏的餘孽,加上彌補孝武帝西遷所帶來政治上的失敗,加上高歡本身對宇文泰的輕視,一直沒有對關中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從而給西魏留下了極為珍貴的喘息之機。

雖然孝武帝西遷之後不久,高歡便開始了對關中的進攻,但大多隻是偏師侵擾,無論是兵力的投入還是戰場上所取得的成果都不算大。

一直等到公元537年,高歡才終於拿出將西魏視作心腹大患的態度,集結三路大軍向關中進攻。一路以高敖曹領兵攻上洛,一路以竇泰領兵攻潼關,高歡則親率大軍吞併蒲坂。

是役宇文泰並其部屬在經過仔細分析後,認定東魏竇泰軍才是今次進攻主力,又因高歡分兵三路不暇接應,集結主力直撲潼關,成功擊潰竇泰軍,竇泰軍敗自殺。

因為竇泰兵敗,其餘兩路人馬也失於策應,高歡無奈退軍,是謂小關之戰。

小關之戰可謂是西魏的立國之戰,在此之前,西魏政權雖然建立,但卻始終籠罩在東魏強大的軍事壓力陰影之下,無論是宇文泰還是部下眾將都不得喘息。

此戰勝利之後,西魏政權的凝聚力才初步形成,有了與東魏並立爭霸的信心和底氣。

小關一戰對高歡帶來的挫敗感是巨大的,除了戰場上損兵折將的失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對高歡個人威望與信心的打擊。

所以在幾個月之後,當得知關中大飢,宇文泰冒險率軍東出潼關入恆農就食時,高歡便再次集結大軍,浩浩蕩蕩向關中殺來。

小關之戰雖然暫時解除了西魏政權的危機,但整體上對東強西弱的形勢扭轉不大。

特別當年關中大飢,宇文泰不得已率領軍隊冒險衝出潼關,奪取了恆農倉城,一待就是五十天,可見的確是餓瘋了。

每讀史書看到這一段描寫,總覺得這一時期的西魏軍隊就像一群耗子一樣,趁著主人不注意偷偷溜出洞來偷糧食,西魏立國之初的確是貧弱有加。

當得知東魏再次發起進攻,宇文泰又匆匆返回關中備戰,其所召集諸州人馬還未聚集,高歡大軍便已經渡過了黃河。

有關接下來的沙苑之戰,因為戰爭結果實在讓人大跌眼鏡,所以有關於此的議論也頗多。

東魏方面,先後有斛律羌舉、侯景、彭樂等人進策。

斛律羌舉先是提議分兵進攻長安,直搗西魏權力中心,這被許多人認為是持重之計,高歡不採納是愚蠢。

但就在幾個月前,東魏分兵來攻,被宇文泰集中優勢兵力擊敗,此時再作分兵,高歡能無陰影?

而且,之後的河橋之戰中,之前沙苑之戰收攏的東魏敗軍已經在長安腹地舉義,逼得返回長安的李虎等要護送西魏皇太子撤離長安、駐紮於渭北。

但長安民眾們奮起反擊,與東魏人馬無日不戰,最終拖到了西魏主力返回平叛。

所以在沙苑之戰中,東魏分兵多少能夠拿下長安,誰又能夠保證。

侯景、彭樂都是阻止高歡在沙苑進行火攻,這也讓後世看客大感惋惜,只覺得用火攻的話可能一把火就燒死了宇文泰。

侯景的理由是,就這麼一把火燒死宇文泰太便宜他,也顯示不出東魏的威風。而彭樂則驕勇輕敵,覺得以多勝少、必定能夠打敗生擒宇文泰。

後世論者常說,侯景謀逆之心於此顯露,故意阻止高歡火攻、放宇文泰一馬。

但這論調多少有點事後諸葛亮,因為侯景之後的叛逃而前推侯景居心叵測。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請叫我掌教大人

請叫我掌教大人

橘月京
來到仙俠世界幹什麼?當然是開宗立派,統百族、御萬妖,執生死輪迴、掌三千大道,吃得開,混得好,人稱小盤古!</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請叫我掌教大人》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請叫我掌教大人:</p>
武俠 連載 6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