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門弄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燾,卻一點也不擔心。
不但不擔心,他反而有些竊喜。
因為他看到了另一層良機:順手對付佛教。
拓跋燾迅速調整治國方略,把自己原有計劃與叛亂現狀結合起來,制定了一個“一石二鳥”方案。
在這個方案中,拓跋燾既要擊垮叛軍,也要順手把境內佛教一鍋端,全部收拾掉。
在他看來,只是平定叛軍,戰鬥過程稀鬆平淡不說,戰爭的結果也一定是油水不大。
沒什麼油水,自掏腰包打賞官兵,拓跋燾覺得肉疼,官兵們也覺得不過癮、沒什麼積極性。
叛軍的地盤、人口、財富,原本就是自家鍋裡的肉,沒什麼搞頭。
而把佛教拉扯進這場叛亂裡,那就完全不同了。
不管是大司馬、大將軍,還是領軍將軍、帶兵校尉、以及參戰軍士,都知道佛教是塊大肥肉。
平定蓋吳、薛永宗之叛,官兵積極性不會高。但如果在蓋吳、薛永宗之尾,再加上一個佛教,那參戰官兵一定會嗷嗷叫喚、士氣陡漲幾個臺階。
參加這樣的戰鬥,將軍、校尉,部曲、軍士,都會加大投入,置辦最好良馬、購買最利兵器、鼓起最佳鬥志,然後爭先衝鋒、奮勇殺敵。
因為,佛教實在太肥了,剿滅它的回報必定豐厚無比。
嘿嘿,以這樣的軍隊對付區區不到二十萬叛軍,相信不勞自己親征,叛軍必被摧枯拉朽擊潰。
——拓跋燾胸有成竹這樣想著。
唯一要做的準備,是將佛教徒捲入叛軍的證據,“收集”得紮實一些。
佛教背後站著的勢力,也是鮮卑貴族、漢族豪強,不乏朝中高官、部落首領、士族領袖,對付他們,容不得半點疏漏。
老爹當年是如何對道教進行搶劫的,拓跋燾現在打算就用相同辦法對佛教來一遍。
正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皇帝拓跋燾考慮清楚後,召來司徒崔浩,如此這般交代一番。
跟著,他作出幾道軍事部署:
1、公佈了蓋吳、薛永宗、薛安都的佛教徒身份。並強調叛軍將士多數是佛教信徒。
2.任命薛永宗同族人薛拔為平西將軍,率2萬軍隊在黃河邊築起營壘,阻斷薛永宗與蓋吳的聯絡、增援。
3.命大將拓跋處之率兩萬精兵討伐薛永宗部叛軍。
4.命殿中尚書乙拔統領三萬騎兵攻打蓋吳部叛軍。
5.拓跋燾親率五萬大軍南下河東,先包圍薛永宗據守的城堡。
蓋吳見勢不妙,派出佛教高僧為使者,去向南朝宋國稱臣,請求支援。
好巧不巧,宋國此時正在進行內部清洗:左衛將軍范曄以劉義康名義造勢,力證兄終弟及的合法性和必要性,惹怒了皇帝劉義隆。
劉義隆決定徹底剷除四弟劉義康的影響。
對蓋吳的求助,劉義隆只是讓蓋吳的高僧使者帶回去一道詔書:任命蓋吳為都督關隴諸軍事、雍州刺史。
這顯然是畫大餅,沒有實質幫助。
蓋吳對此失望至極。
他無可奈何之下,只能與薛永宗一道,硬著頭皮與魏國朝廷軍開戰。
第一輪交手,薛永宗部全軍覆沒。薛永宗本人投水而死,其副手薛安都逃到了南方宋國。
拓跋燾乘勝西進,渡過黃河,進入關中。
魏軍兵分兩路:皇帝拓跋燾部進攻蓋吳中心據點安定城、殿中尚書乙拔率其餘大軍攻打蓋吳老巢杏城。
沒太大懸念,安定城、杏城幾乎同時被拿下。
不過無論是戰俘中還是死屍裡,都沒有見到蓋吳本人。
他應該是隻身潛逃了。反正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