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第1/2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123年屯兵柳中,到127年焉耆國投降,班勇僅僅用了四年多的時間,便把一度放棄的西域重新納入漢帝國的勢力範圍。虎父無犬子,在父親班超偉大事業的感召下,班勇再續寫傳奇,他的重要貢獻在於挫敗了北匈奴在西域東山再起的企圖,使得這個中國的老對手喪失了反撲的機會,從而最後消失在中國的視野。
班勇文武雙全,他還留下一篇極為重要的歷史文獻,這就是載入《後漢書》中的《西域傳》(有一小部分為範曄補充),這是東漢時代最詳實地記錄西域各國的歷史及風俗人情的史料,亦是研究中外交通史之重要資料,足以見班勇史學之造詣。
可惜的是,班勇蒙冤被解職,遂使其西域的事業嘎然而止,使得東漢中晚期對西域的經略,始終未能達到班超時的全盛水平。
自從班勇復通西域之後,便遭到陷害,使得西域的事業嘎然而止,使得東漢中晚期對西域的經略,始終未能達到班超時的全盛水平。
但是漢帝國在西域上也並非毫無作為。
131年(班勇解職後第四年),為了遏制北匈奴重新染指西域,朝廷決定在伊吾恢復屯墾兵團,長期駐紮在西域的東部部地區,同時也是對西域諸國的威攝。三年後(134年)這支屯墾兵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兵團司令會同車師後國國王加特奴,對北匈奴屯兵之地閶吾陸谷發動進攻,結果大破北匈奴軍隊,俘虜北單於的母后,這算得上是一個大勝利。
此時的北匈奴在班勇的打擊之後,已經算不上一個強國了,但仍然不時出擊一下,給西域以及漢帝國的西北構成一些威脅。最大的一次威脅是在151年,北匈奴的呼衍王率部進攻伊吾屯墾基地,當時伊吾的駐軍指揮毛愷抵擋不住北匈奴軍隊的攻勢,緊急向朝廷援助。朝遷命令敦煌太守率軍增援,終於擊退了北匈奴軍。
由於有北匈奴這個外患的存在,西域諸國倒樂得漢帝國的勢力重返西域,以保護西域諸國免於北匈奴的暴政,所以在班勇通西域之後二十餘年,西域諸國接受漢帝國的管理,關係比較融洽。
然而東漢的勢力僅能控制塔裡木盆地南北兩道,對於蔥嶺一帶以及蔥嶺以西,便不在漢政府的掌控範圍了。東漢與西域的關係時強時弱,一直維繫到東漢的滅亡。
第十四章 日落黃昏
【一、北方的危機(上)】
北方的南匈奴、烏桓、鮮卑對漢帝國構成強大的威脅。南匈奴雖然基本隸屬於漢帝國的管轄,但是叛亂之事時有發生。烏桓受漢政府的管轄力度稍弱,雖然漢設有護烏桓校尉,但烏桓是一個部落很多的民族,而對外與鮮卑時常有所聯絡(兩者都是東胡的後裔),所以一旦南匈奴、鮮卑有所動靜,烏桓的一些部落便會捲入其中。鮮卑自從佔據北匈奴的故地之後,基本上形成與漢帝國對峙的局面,成為漢帝國北部安全的重要威脅。
自從143年句龍大人吾斯的叛亂結束後,南匈奴與漢和平了十二年,到了155年(桓帝永壽元年),南匈奴左奧鞬王臺耆、且渠王伯德再度叛變。這兩人在句龍大人吾斯叛亂時,就曾經起兵參加叛亂,後來又投降,不過賊心不死,終於又興風作浪。叛軍圍攻美稷與安定,南匈奴一亂,居住於此的東羌部落馬上紛起響應。
北方的局勢又一次嚴峻起來。
此時安定胡人區(屬國)的軍事指揮官(屬國都尉)是張奐,他只有二百名軍士,當他聽到南匈奴入寇安定的訊息後,馬上準備率軍出戰。他的部下一聽:有沒有搞錯啊?南匈奴的叛軍有七千人之多,張奐卻要以二百人的小部隊迎戰,這不是送死嗎?大家紛紛叩頭,爭先恐後要阻止張奐的軍事行動。張奐不聽,率軍進屯在長城一帶,切斷南匈奴與東羌部落的聯絡,一邊在當地募集義勇軍,一邊派派遣王衛前往羌人區,對東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