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金庫之戰 (第1/2頁)
上官雪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道榮新策定之後,洛陽市之繁榮日益顯著,貨幣之值穩固無虞。
然天下大勢,如棋盤上之局,每一子落,皆關係全盤。
而徐州陶謙,久有窺洛陽之意,終於決計發難,目標直指洛陽之金庫,欲以一擊,動搖道榮之金銀根基。
深秋時節,天寒地凍,陶謙召其謀臣及將領,密謀此大事。
一謀士進言曰:“洛陽金庫固若金湯,守衛甚嚴,然吾等密探探得一秘徑可達,若能乘夜其不備,突襲之,或可得手。”
陶謙聞之,心中大喜,覺此計甚妙,即刻默許其行動。
於是,陶謙命其麾下精銳部隊,皆是習慣夜戰之士,悉數潛伏至洛陽之近郊,伺機而動。
這批精兵,每一人皆行動敏捷,善於潛行與突襲,暗中集結,準備在無月之夜發動攻擊。
無月之夜,天地間一片漆黑,正是行動之良辰。
這群徐州精兵,如幽靈般悄無聲息地接近洛陽之金庫。
然而,道榮非但商才冠絕,亦善於用兵,早有預感敵人可能突襲,故事先命趙元加固金庫之防衛,四周密佈哨探,機關重重,以防萬一。
正當徐州精兵未至金庫百步時,哨探已覺察異常,連夜急報至趙元。趙元聞之不驚,速召待命之士兵,迎戰來犯之敵。
徐州精兵雖然勇猛,然未料洛陽之備,一時陷入混戰,趙元指揮若定,藉助預設之機關與地利,逐步將徐州兵驅至劣勢。
一場激烈的戰鬥在黑夜中展開,經過一夜的交鋒,天明時分,徐州精兵因體力與物資不支,終告敗退。
趙元乘勝追擊,確保敵兵完全離開洛陽境內。
此役雖未使金庫受損,卻讓洛陽軍民對敵人的警覺大增,趙元之機智與果斷,更是得到道榮的高度讚賞。
道榮聞戰報後,雖贊趙元之機智與果斷,亦感嘆陶謙之不擇手段。
知其必將更加狠毒手段再試,遂命令趙元進一步強化城防,特別是金庫周圍,更是加倍警戒,設立更多隱蔽哨點,預備隨時應對可能的再次突襲。
陶謙雖然此次突襲未果,卻因此窺見洛陽防備之嚴,心中生出長計。
反思此敗,知洛陽非易於攻取,必須另謀高策。
遂再次召集其下武將及謀士,密議新策,一謀士進言曰:“洛陽金庫雖堅若磐石,然守衛雖多,人心難測。若能內外夾攻,暗中收買金庫守衛之一二,必能大獲全勝。”
陶謙聞言,覺此計更為巧妙,遂決定依計行事。
陶謙暗中派遣可靠之人,潛入洛陽,以重金賄賂金庫之一守衛,約定夜間開門引兵。
密謀既定,陶謙親選精銳部隊,悄悄潛伏於洛陽近郊,待機而動。
道榮非池中物,對此種陰謀早有防備,其耳目眾多,早已探知陶謙之新計。
得知此事,即召趙元密議對策。
趙元曰:“此陶謙之計,雖危而可為我所用。可令內應者心安,似乎不知其謀,而實則已為我所控。待其軍至,可一舉拿下。”
道榮聞之,頷首贊同,遂命趙元暗中加強金庫守衛,對已收買之內應者不加追究,反使其更加鬆懈。
冬夜寒風凜冽,陶謙軍久藏不發,終至約定之時,見預定訊號,齊齊出動,直奔金庫。
然至庫門前,突遭伏兵,原來趙元已率大軍潛伏於此,瞬間將陶謙之精兵困於庫外。
徐州軍雖勇猛,然在洛陽精銳之眾和預備充分之防守面前,戰意漸失,終因力竭被俘,俘虜大半。
陶謙聞敗績,悔恨交加,知其計已敗,遂倉皇撤回徐州,重整旗鼓。
此次雙敗,使其對道榮愈加忌憚,而道榮對此亦加倍警惕,知天下之大勢,難料敵人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