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鑄幣大興 (第2/3頁)
上官雪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甚是。吾今欲設五等之幣制,其等級分明,宜示天下。”
遂下詔令趙元召叢集臣,共同制定新幣制。
議者雲集,有言金銀之色彩為幣之表,有謂分級之制度宜簡。
最終定議:金銀幣共設五等,各以分量不同,質精者為上,工粗者為下。
五等之幣,皆鑄有印記,以明等級,分明貴賤,不得混淆。
又令工匠於各幣上印刻“洛陽”二字,以明其出自官鑄之所,若私鑄者,必嚴懲之。
新制行於市,商賈見五等金銀幣之分,益發敬畏洛陽幣之威信。
市中百姓皆言:“洛陽幣,等級明,色澤如金龍銀鳳,真乃信物也。”
商賈多以五等金銀幣之表記為貴賤之憑,遂使洛陽幣之市價益加穩固,市井交易益加繁榮。
道榮又令設立幣監司,專責監查鑄幣廠之工匠操行、金銀含量,以維持五等金銀幣之質,若有舞弊之徒,必嚴懲不貸。
此舉亦使市中商賈對洛陽幣之信心愈增。
然陶謙亦未坐視,聞道榮新設五等幣制,心知鐵幣必遭其壓制,乃決心盡力提升鐵幣之質。
遂引外來技工,將外邦之鑄幣技術融入其鐵幣鑄造。
陶謙命將鐵礦精煉,令鐵質更加細緻,工匠將新法融於鑄幣,使鐵幣之表光滑如鏡。
復於鐵幣之上刻以紋飾,顯其華麗,市中商賈見新鐵幣,亦頗為喜愛。
陶謙心喜,復設立新鐵幣兌換所,令商賈得以以舊換新,並派遣使者往四方貿易,試圖以新鐵幣換取洛陽金銀幣。
然新鐵幣雖精,終不及金銀幣之質,洛陽幣之威信仍穩居其上,徐州鐵幣雖欲一爭高下,然勢未能凌越。
洛陽與徐州之間,貨幣之爭日益激烈。
商賈或攜金銀幣往徐州,或攜新鐵幣入洛陽,市井貿易紛繁複雜,兩地皆有擁護者。
道榮見此競爭不息,知洛陽幣之穩固需仰賴技術革新與政策支援,遂下令各廠須每日革新其技藝,力求精益求精。
道榮見洛陽金銀幣雖久行於市,然徐州鐵幣之勢亦不可輕視,遂決心進一步鞏固洛陽幣之地位。
令趙元督責,召集眾謀士共商對策。
趙元言:“主公,洛陽幣雖名揚九州,然新鐵幣之勢亦不可小覷。今商賈於市中交易,有以鐵幣為主者,亦有以金銀幣為貴者。此時若無良策,恐日久生變。”
道榮聞言,深思片刻,乃曰:“趙卿所言極是。吾觀徐州鐵幣雖質有改進,然終不及金銀幣之貴,今宜革新我之金銀幣制,以固其位。”
於是,趙元與眾謀士合議,定增設更高等之金銀幣,以示洛陽幣之尊貴,且為百姓商賈所重用。
遂命鑄幣廠改鑄更精美之金銀幣,並設新幣制。
新幣制共設九等,以分量與精細度定其級別。
其上三等,皆為重金所鑄,鑄造時加入極細金銀粉末,使其光澤愈顯璀璨。
其餘六等,雖金銀比例稍減,然亦工藝精湛。
每一等之幣皆印有官印,明確標識等級,防止混淆。
道榮覆命各鑄幣廠刻印“道榮”二字於新幣之上,以示其親定。
新幣既成,灼灼生輝,光明耀眼,市井商賈皆趨之若鶩。
道榮又命增設鑄幣廠,以應市中日益增長之需求,並於洛陽設立兌換所,使百姓商賈皆可便利兌換。
更遣使者至周邊諸國,示新金銀幣於異邦之商賈,使其知洛陽幣之盛。
與此同時,趙元亦設嚴厲之監查之制,凡市中若有偽造新金銀幣者,必重懲之。
又於各市集派專人監察,凡買賣以偽幣為貨者,一律定罪。
此舉使得洛陽幣之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