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聞墨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系。
看好了也無非就是些金銀賞賜,最高的待遇無非就是收入太醫院當個醫官。
這份好處說小不算小,說大是真的不多大。
至少和風險比起來,這些收益並沒有多大的吸引力。
要是治病治岔了,那可是要命的事!
當然,嫌棄往往是相互的。
民間的大夫嫌棄嬴政,嬴政也嫌棄民間的大夫。
醫術這玩意不是身高,誰高誰低一目瞭然。
一百個醫生裡至少有九十個,甚至九十九個純看老天爺賞飯的庸醫,有真本事的只佔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
太醫院的太醫都經過了仔細的校驗,醫術水平有保證,不敢說什麼病都能治,但絕不會隨便把人治死。
可民間的大夫就說不準了。
哪怕是在某片地區,甚至一郡乃至多郡之地享負盛名的‘名醫聖手’,也未必靠譜。
名聲這種東西,很多時候不可盡信——尤其是在治病這種容不得失誤的事情上。
臨時再去驗證大夫的水平,很麻煩——這可不是隨便找個病人讓他治就能確認的。
不過這些麻煩都不是問題,因為出巡車隊有隨行的太醫。
皇帝出巡,還帶著眾多朝臣重員,怎麼可能不帶大夫。
每次出巡,太醫院都會派出至少五名醫術精湛,互相之間關係不好不壞的太醫隨行。
他們,是足夠可靠的。
,!
但李斯很清楚,這幾個太醫可靠,卻不頂用。
他始終都不瞭解嬴政的身體問題,但他很清楚古尋和念端的醫術水平有多高超。
嬴政突然病的這麼重,肯定不是簡單的因為這幾個月的奔波——之後嬴政的反應也說明了這一點。
嬴政的問題,恐怕早就有了苗頭。
而古尋和念端都沒能解決嬴政的身體問題,放任它拖延到今日爆發,足以說明這個問題有多棘手。
太醫院的太醫,自然不夠格。
這種情況下,只有護送嬴政儘快返回咸陽才有可能真正緩解乃至治療他的病症,繼續出巡的話,能保證情況不惡化就不錯了。
李斯剛知道這件事的時候還不清楚嬴政到底是什麼想法,什麼態度,自然只能以最保守的方案做出反應。
不過嬴政的反應,大大出乎了李斯的預料。
嬴政有心掩蓋自己的身體問題李斯可以接受,也可以理解,換他來也得把事兒按住嘍。
但他也敏銳的察覺到嬴政的反應有些過激了。
不是手段上過激,而是情緒上過激。
也就是他察覺到了嬴政恐懼和害怕。
李斯對此既能理解,卻也不能理解。
對於一個無比渴求長生不死的帝王來說,怕死是再正常不過的情緒。
可以他對嬴政的瞭解來說,後者固然怕死,但應該不會露出這種明顯的畏懼——至少在嬴政覺得自己大限將至,死亡近在眼前之前,不可能會控制不住情緒。
但嬴政的身體狀況真的已經差到遊走在生死邊緣了嗎?
李斯覺得嬴政固然病的不輕,但也沒到這種地步吧?
難道說嬴政對他也隱瞞了真實病情?
李斯心中浮起了很多猜測,不同的猜測代表著未來的不同可能,不同走向,也決定了他的不同應對。
對於李斯來說,嬴政不重要,帝國不重要,一切一切都沒有他的官位重要。
他為帝國盡心盡力,為的也就是保證自己的地位。
在對做官的執著上,出身小聖賢莊的李斯堪稱是原教旨主義的孔聖門徒,妥妥的官迷,甚至比孔子更執著,也更沒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