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之若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戰一觸即發。
許昌城內緊張有序的集結著,如此大的動靜自然引起了城外聯軍的注意。
“去,給袁紹下個戰書”
春秋之前打仗之前都是提前約定好了時間地點,兩方人馬排開後對沖。
誰贏誰輸,各憑實力。
這也是孔夫子一直強調的禮,也就是現在說得王道。
直到後來出來一個孫子,率先打破了這個常規。
所著兵書,開篇第一句,“兵者詭道也。”
那是將之前老一輩的規矩直接踩在腳底下,然後摩擦,最後還吐了口唾沫,才揚長而去。
也就是後來所說的霸道,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劉文武則是更喜歡王道霸道一起用。
王道,對手不聽話從他身上壓過去。
比如漢室朝廷,現在的各路諸侯。
霸道,對手聽話,也從他身上壓過去。
比如某些大世家地主,毒瘤就要消滅在萌芽。
就像孔夫子說的那樣,壓之前先告訴他一聲,這樣就顯得仁道很多。
所以每次在抄完家後,都要先公佈罪證,然後再問斬。
這就是有法可依,有理有據。
本著仁愛禮智信的原則,說抄你全家就抄你全家,少一個都不算。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
通知對方,除了知道瞞不住外,更在於將對方集結起來。
免得一受襲就跑路,這樣子還得抓。
他這次要做的,就是一戰定乾坤。
雖然損失會有些大,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慈不掌兵,當兵吃糧,就要有犧牲的覺悟。
現在大局已定,就差這最後一擊。
幾十萬人的調動,也不是說動就動的,這邊劉文武帶人都排好陣列了,聯軍那邊先頭部隊剛出營門。
“主上,要不要現在就進攻,末將願為先鋒”華雄率先請令。
智商不夠,勇力來湊。
“再等等”劉文武讚許的看了他,搖搖頭,否決了大聰明華雄的提議。
現在出擊把人都嚇回去了,那不白等了這麼久?
楊奉提心吊膽的第一批出列,沒想到竟然無驚無險,頓時俺鬆一口氣。
至於原因嘛,自然是他的部隊跑的比較快嘍。
袁紹見到楊奉軍沒有遇到襲殺,劉文武竟然真的遵守約定,不禁嗤笑一聲。
“玄德兄,按計劃行事。”
“末將尊令”
按計劃就是先楊奉,後劉備,這就是在點劉備趕緊出征。
劉備走後,接著便是曹操的人馬。
有了這些人在前面頂著,就算對方現在發起襲擊也不怕了,部隊計程車氣也稍微穩固下來。
袁紹這才帶著主力迅速逼近。
“主上,兵法有云,半渡而擊,以逸待勞,現在是否可以出戰”
“再等等”
眾人見就連法正的話都被否決了,也就不再多言。
劉文武自然知道他們說的是對的,但是為將為帥和為王的,所想終究不同。
現在聯軍出來的均是精銳,若是取勝,自然可以傷其一臂。
但是,劉文武早就為此戰定下了基調,那就是一戰定天下。
什麼劉備曹操袁紹,他都不放在眼中,數風流人物,還得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