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辭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承恩公岳家謀反,安陽侯馬家亦牽連其中,麗妃馬氏因此也領了一條白綾,隨岳氏西去,緊接著,良妃病逝,如今偌大的後宮,只有霍氏一個后妃,以及白朗那個男寵。
而宏光帝並無選秀納妃的打算,後宮內務也早就交給了霍氏打理,那麼這個皇后封不封又有何要緊呢?
宏光帝不過是念在霍家與霍氏追隨他多年的情分上,成全了霍氏的身份罷了。
更何況如今北疆戰事已起,宮裡今年連中秋宮宴都不辦,又怎會興師動眾地封繼後?
霍氏將這些話攤開,一一講給齊瑤聽。自齊瑤懂事起,霍氏就有意培養她,後宮傾軋,朝堂風雲,霍氏都會分析解釋給她聽。
就算後宮不得干政,女子不得為官,霍氏也不希望齊瑤長成一個無知淺薄的女子。
只不過,齊瑤雖要比尋常閨閣女子眼界開闊些,但還是過於年幼,心智不夠成熟。
聽了霍氏的話,齊瑤抿緊了唇,半晌,嘆道:「兒臣若是男兒身就好了。」
霍氏搖了搖頭:「你若是男兒身,我們興許活不到如今這個時候。」
倘若當年霍氏生的是皇子,受陛下器重的霍家定會遭岳家的忌憚,那麼根基不如岳家深厚的霍家可能壓根無法壯大,就被岳家先一步打壓。
而岳氏和齊琛也會將霍氏的兒子視為更具威脅的競爭對手,外家勢弱的齊瑄反而沒那麼起眼了。
齊瑤臉色一白,她自然知道岳氏有多麼狹隘自私,連她這個公主都容不下,先前北狄使者前來求和,岳氏還在面見世家夫人的時候透露出想讓齊瑤去北狄和親的意思。
當時齊瑤又驚又怒又怕,即便母妃告訴她,父皇決不會讓大寧的公主與北狄和親,她仍是寢食難安。
直到大皇兄扣下北狄使者,她才真正鬆了一口氣——北狄理虧,斷沒有要求她去和親的道理。
霍氏摸了摸齊瑤的鬢髮,寬慰道:「與其計較那點小委屈,不如快些去接你弟弟回來。」
良妃逝世後,齊珩就被養在了她名下。宏光帝也加強了對他的管教,時常傳齊珩到御書房考校功課。
齊珩倒是乖巧,不僅替良妃戴孝抄經,讀書習武也沒有落下,不足七歲的孩子,彷彿一夜之間長大了。
那時候霍氏就告訴齊瑤要多關照弟弟,不僅僅因為他們是血脈相連的姐弟,更因為他可能是大寧未來的君主。
齊珩若是登基,霍氏便是太后,齊瑤日後做了長公主,也要依靠這個弟弟撐腰。
還有遠赴北疆的齊瑄,會是齊珩獨當一面之前,大寧皇室真正的實權人物。
齊瑤瞧了瞧窗外的日頭,已近正午,齊珩該下學了,便起身道:「那兒臣去了。」
霍氏沖她點點頭,看著齊瑤離開,思索片刻,又起身往齊珩日後要住的偏殿去,看看是否佈置妥當了,好讓齊珩歇個午覺。
————
八月中旬,繼小月部落之後,北州軍又戰勝了兩個小部落,勢如破竹地深入北狄,逼近閻圖山脈南段。
是夜,軍隊就地駐紮,齊瑄、宋淮、宋驍及諸將領正在中軍大帳的議事。
楊曄指著輿圖,道:「再往北三十里就是春溪馬場,是往年北狄進犯時最近的補給點。這個部落大約有一萬人,七成都是青壯年男子。」
在北狄,一萬人的部落並不算大,全是青壯年,便意味著他們全民皆兵,平日負責飼養戰馬,但當北狄進犯大寧時,他們不僅負責排程戰馬和糧草的補給,還是一支距離最近、速度最快的援軍。
齊瑄問:「他們有多少戰馬?」
楊曄答:「約兩千成年戰馬,以及一百左右的馬駒。」
戰馬孕育的後代未必都能成為戰馬,資質較差的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