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車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後進士裡,除了席學林分給了焦和雅帶著,另外的榜眼和探花做了吏部的員外郎,剩下的都被六個部門給分了,說是分了其實也就是帶著學些東西,畢竟梁詩是打算讓他們去基層服務的,但這就讓原本也是著急等著人用的翰林院也沒搶到幾個人。
然而問題就更大了,翰林院和禮部合作編寫的課本還沒有章落。
翰林院的翰林學士姓姜,名叫姜斌。是個已經五十好幾的老頭,梁詩對他有些印象,作風清正,不苟言笑是個不折不扣的老頑固。
翰林院自古就是君王的直屬部門,帖子都是直達案前的,梁詩每次頒佈新政策這個姜斌都是必上奏。
尤其是之前女報的事情,老頭恨不得能日寫八萬字只要梁詩能夠改變主意。
如果不是後來梁詩把配合禮部修書的事情指給了他,讓他忙了起來,這事估計還沒完呢。
就是這種頑固不化的老人,梁詩都沒想到居然會有一天眼含熱淚的來到他的桌前哭訴。
“老臣愧讀聖賢書啊,這滿篇的聖人之言,實在無法割捨成一頁,還望陛下賜些人手來吧!”
一大把年紀了,知道的是為了無法割捨聖人之言哭,不知道的還以為梁詩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他死勸呢。
沒辦法,梁詩只好把在把跟在焦和雅後面連屁股都沒坐熱的席學林又借給了翰林院。
至此,朝廷的人力危機才勉強解除掉。
原本梁詩就是覺得席學林放在翰林院太屈才了,看他是個有本事的,何不去其他部門歷練歷練,更何況能者多勞,萬一就歷練出他的潛力了呢?
梁·慧眼識珠·詩。
又考慮到這些進士裡部分家境一般,梁詩還把臨安城裡的一個宅院分了下去,留給他們住宿。
宅院位置有些偏僻了,但好在空間夠大,也是可以住下這幾十個外來的進士。
考慮到這些人上下公職出行不方便,梁詩還讓人加了兩條公職牛車,給這些人出行,可謂是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考慮到了。
全天下真是沒有比她還好的老闆了。
手頭上的這些事都一個一個的派出去之後。
梁詩以為自己可以靜下心來全力應對六月份的危機了。
好嘛。
其他四國來信了。
信中不約而同的寫到他們對梁國這次的科舉法子很感興趣,想要過來學習學習。
這算盤珠子打的哦,真的是在梁國都聽到響了,你那是想來學習科舉嗎?
想學習不會查史書嗎?
事實上,最先準備學習的是洛國,由於靠近海域,地廣人稀,國內還有不少的海島存在,這就影響了管理,進而影響到洛國的教育情況,弄的朝堂上全是世家子弟,洛皇有心想避免這種情況,便安排了人到梁國,說是學習醫學院的知識,但實際上是想看看科舉。
他們是真心想學習學習科舉,順道再看看梁國的醫學院而已。
楚國呢,則是對梁國之前拿出來的“大殺器”有些想法,科舉只是藉口罷了。
而蜀國和韓國就比較厲害了。
蜀皇覺得自己付出了那麼多,梁國就欠自己的,就應該讓他們蜀國人去學習。
韓國只是覺得大家都去了,我不派人去是不是有些不好呀,要不也去學學吧。
洛,楚,韓都覺得空手上門不好,備了厚禮前去。
蜀皇聽說後還嘲笑了他們,人閒事多:“送什麼禮?六個城池都給了還不夠嗎?就這樣去。”
蜀皇:“卓相,袁尚書,還是你倆去。”
卓關:……。
袁上:……。
蜀·犟種·皇
卓·怨種·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