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0章 晨昏! (第2/3頁)
萬劍山宗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個仰八叉,懷裡的教案天女散花——某頁夾著的《武俠故事》被風捲到旗杆頂,成了整個秋天學生們仰望的風景。
又是一個冬天的來臨。
臘月裡教室門窗糊上塑膠布,呵氣成霜的早晨,值日生要提前兩小時來生爐子。
張煜握著鐵鉤通爐膛時,發現某塊蜂窩煤上刻著"早"字——不知是哪屆學生留下的。
李曉燕的紅格子圍巾掛在暖氣片上,冰碴化成水珠滴進搪瓷缸,王建國用來泡的茉莉花茶多了絲甜味。
期末複習時,油印的模擬卷帶著體溫傳遞。
張煜和李曉燕共用一盞檯燈,電線繞著生鏽的暖氣管爬行,鎢絲燈泡把兩個人的影子投在糊牆的報紙上。
當週大勇第五次借橡皮時,他作業本上的油漬暴露了秘密——這饞鬼竟用複習資料墊著吃豬頭肉。
大雪小雪又一年。
寒假前最後一天,教室飄著墨汁與漿糊的味道。
張煜踩著課桌貼對聯,凍僵的手指把"書山有路勤為徑"貼成了波浪線。
李曉燕剪的窗花被北風捲走,最終掛在十里外的輸電塔上,開春時電工老劉還當是個紅色塑膠袋。
除夕夜,張煜蹲在灶坑前烤土豆。
王淑芬往他兜裡塞了五毛壓歲錢,嶄新的紙幣帶著油墨香。
央視春晚的雪破圖裡,趙本山剛說出"改革春風吹滿地",整個鎮子的鞭炮聲就炸響了。
,!
張煜跑到院門口,看見周大勇在冰面上放"二踢腳",某個沖天炮的火星點燃了木材廠廢料堆,映得半個鎮子紅彤彤的。
春江水暖鴨先知。
三月開江時,張煜在語文課上學到"一年之計在於春"。
他模仿朱自清的筆調寫週記,被王建國用紅筆批註"堆砌辭藻"。
李曉燕的作文字在女生中傳閱,她寫的《我的供銷社媽媽》裡,藏著對張煜幫忙搬貨的感激。
體育課恢復那天,操場上的冰化成大大小小的水窪。
周大勇帶頭打水漂,瓦片在泥漿裡劃出斷續的弧線。
張煜在柳樹下背單詞,忽然發現去年秋天埋的玻璃彈珠發了芽——其實是冰層消融後露出的啤酒瓶底,在春陽下折射出七彩光斑。
清晨。
四月的晨霧裹著柴火氣息,張煜推著二八腳踏車穿過興隆鎮早市。
車把上掛的網兜裡,鋁飯盒隨著顛簸叮噹作響。
賣豆腐的老漢掀開棉被,熱氣騰起在半空結成細密的水珠,落在李曉燕遞過來的搪瓷盆裡。
"二斤水豆腐,多給點滷。"李曉燕踮著腳遞錢,碎花襯衫袖口露出半截紅毛線手鍊——那是女生間流行的編法,用拆掉的舊毛衣線搓成。
張煜看見她手背上沾著藍墨水,想必是早自習偷趕作業時蹭的。
一轉眼,時光如梭。
期中考試前的教室像個蒸籠。
王建國踩著吱呀作響的講臺髮捲子,油印試卷的墨香混著後排煤爐烤地瓜的焦甜。
李曉燕把橡皮切成小塊分給周圍人,周大勇用鉛筆在桌角刻"早"字,木屑紛紛揚揚落在過期的《中國少年報》上。
"這道題選c。"張煜用腳輕踢前桌板凳。
暗號順著課桌間的縫隙傳遞,李曉燕的麻花辮梢繫著紅頭繩,向右擺動三次代表選擇題答案。
監考的老孫頭抱著搪瓷缸打盹,缸底沉著厚厚一層茉莉茶渣。
楊花紛飛時。
五月楊絮如雪,勞動課改到江邊植樹。
張煜握著比自己還高的鐵鍁挖坑,汗溼的的確良襯衫貼在背上。
李曉燕拎著鐵皮桶來回運水,桶裡漂著的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