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提高紡紗效率 (第2/3頁)
鉤魚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劃出一塊專門的區域供這些商販擺攤售賣。
這樣原本不怎麼寬的街道竟然感覺比應天府的大街還要寬敞。
街上巡邏的衙役雖然也凶神惡煞,但幾乎沒有吃拿卡要的行為。
所以上一次來上元縣的時候,老朱竟然有些捨不得離開。
不過這一次他又發現了新大陸。
那就是上元縣的蒙學學堂不但佔地廣袤,足足有四五間大瓦房充當教室。而且入學的學童數量多的驚人,差不多有兩三百人。
要知道,上元縣縣城人口也才幾千戶三四萬人而已。
雖然不是每一個適齡兒童都來學堂讀書,但是幾乎涵蓋了一大半的家庭了。
這可是一項十分了不得的政績。
大明的教育體系屬於精英教育。
因為讀書舉業的成本太高了,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能力供養一個讀書人。
所以雖然也有寒門子弟透過科舉考試實現階級跨越,但是數量特別少。
而且這些所謂的‘寒門子弟’,至少都得是小康家庭才行。
要不然從蒙學開始,到縣試考童生、府試考秀才,每上升一步花的銀子都不在少數。
當然了,只要透過府試考上秀才,那麼之前付出的成本都沒有白費。
因為秀才也算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不但可以免除徭役,而且還能免稅呢。
如果能夠更近一步,考上舉人、進士的話,那就成功成為官宦人家了。
但是科舉考試堪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每進一步都要淘汰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所以就算是付出了極大的成本和努力,成功的機率也特別小。
這就是一般家庭不願意,也沒有能力培養讀書人的原因。
但是上元縣的這所蒙學學堂為何會有這麼多學童來此讀書啊?!
而且學堂先生的教學方法和其他地方的也不太一樣,雖然大部分課程是教‘百家姓’和‘三字經’等儒家經典,但是居然也有算術、醫術等雜術課程,聽得老朱一頭霧水。
不過一旁的朱雄英倒是聽得津津有味。
在學堂駐足許久之後,老朱才帶著朱雄英揹著手離開了學堂,來到了大街上。
剛剛走過一條石板街,他就看到葉瑾家的小丫鬟正費力的提著一個紡車從街頭走過。
老朱迎了過去,接過嬋嬋手裡的紡車笑著問道,…「你家公子的俸祿真不夠你們嚼用嗎?!你居然也要紡紗貼補家用?!”
朱雄英也甜甜的朝嬋嬋打招呼,道:“嬋兒姐姐…”
嬋嬋這才看到老朱和朱雄英。
喘了一口氣之後,才道:“呀,郭世伯你們怎麼在這兒呀?!”
捏了捏朱雄英胖乎乎的小臉蛋之後,嬋嬋才解釋道,“老爺和夫人前些日子請人捎信來給我家公子,說他已經是弱冠之年了,得娶妻生子了,但是公子哪點俸祿哪裡夠呀,所以我就想著找一些事情做,補貼補貼家用,反正我平時也沒有什麼事…”
老朱一邊點頭,一邊將注意力放在紡紗機上。
這時候,他才發現這個紡紗機和普通的紡紗機大不一樣。
好奇問道,“這紡紗機為何和我平時見過的不太一樣?!”
嬋嬋眉頭一挑,得意道,“那是自然,這可是經過我家公子改良過的紡紗機呢,
石板街的木匠說了,這個紡紗機的效率應該會比普通紡紗機的效率高出好幾倍呢。”
老朱聽到她的話,立即問道,“真有這麼高的效率?!”
嬋嬋搖頭道,“這是木匠猜的,我還沒有開始紡紗呢,也不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
“走走走…”老朱將紡車扛了起來,對嬋嬋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