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玄宗出逃,大唐問題 (第1/2頁)
殼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這還遠沒有結束,李隆基的騷操作也並沒有停止。 有的時候,我們真的懷疑李隆基是不是被奪舍了,完全就跟換了個人似的。 不然他的前半生跟後半生怎麼就能差距那麼大呢。] 虞美人沒忍住,還是感慨了一句。 講真的,虞美人第一次聽說開元盛世,是在初中的歷史課上。 那個時候的她,不知道楊貴妃,不知道李林甫,楊國忠,也不知道安史之亂。 什麼都不知道的她,真的很輕易就喜歡上這位厲害的帝王。 可歷史的殘酷卻給了她狠狠一個耳光。 待到後面,知道了李隆基這人到底幹了個啥的時候,虞美人是一度粉轉黑的。 可再到後面,越來越知曉歷史,越來越知道華夏史上的帝王。 那種是粉是黑的情緒已經完全淡下去了,留下的,也只有對歷史的遺憾了。 遺憾李隆基明明可以憑著開元盛世的功績流芳千古的,怎麼晚年就那麼糊塗了呢。 也是真的難過,難過那個時期,因為安史之亂流離失所的百姓們。 虞美人嘆了口氣,讓自己趕緊回神,繼續李隆基這個話題。 是的,這次直播的重點,是李隆基這個昏君,他到底幹了多少混賬事。 [潼關失守,叛軍兵臨城下,當時上朝人數也不過十之一二。 李隆基眼見情況失控,立馬錶示,他要親征安祿山。 長安百姓聽此,還怕什麼,雖然懷疑,但局面算是穩住了。 聽到這裡,大家是不是鬆了口氣,覺得我們的玄宗李隆基總算清醒了一回。] 虞美人語氣盡量輕鬆,但還是很清晰讓人聽清裡面的嘲諷之意。 [可現實總是這麼殘酷,李隆基他一邊說要御駕親征,一邊為出逃做準備。 第二天,天剛亮時,他是一刻也等不了,帶著楊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信宦官、宮人從長安延秋門出發。 你說百官,不要了。 長安城,也不要了。 百姓更是無人關心。 也不過是幾日的功夫,昔日繁華的長安城,成為叛軍流民手下的肥肉,任人宰割。] 虞美人說的話無疑是殘忍的, 但還是要說。 為什麼不說呢。 不說有的朝代安史之亂已經發生。 就說還未發生安史之亂,和即將發生安史之亂的朝代。 要是聽得不足夠清楚,怎麼能防患於未然呢。 [而到這,也不過才天寶十五年。 李隆基在長安陷落之前,匆匆出逃,最終逃到馬嵬坡,也是在這個地方,寵冠後宮的楊貴妃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與她同時結束自己生命的,還有那個靠妹上位的奸臣楊國忠。 接著,李隆基逃到了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登基為帝。 安祿山被殺之後,李隆基被尊為太上皇,享年78歲。 廟號玄宗,葬於唐泰陵。 同年久病纏身的李亨亦駕崩。] [李隆基的一生說完了,總結來說,他的一生半明半暗,半神半鬼。 如若他在天寶元年,就駕崩逝世的話,相信沒有人會在意李隆基在那時一點無傷大雅的昏聵。 那時的他,是有資格在千古一帝榜上爭上一爭的。 只是可惜,他晚年捅的簍子太大,大到需要整個大唐一起為他的過失買單。 大到後人無論多麼喜歡他,最終也只能說上一句,他若是早死上二十年,他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虞美人的話說完,各位面皆是靜默。 誰人的腦海中,不會想起開元盛世時長安的繁華。 可誰又能忘記,天寶十四載之後,長安如人間地獄的場景。 [但凡李隆基清醒一點,把腦子裡的水倒一倒。 憑李隆基的政治頭腦,未嘗不能把一切扼殺在還未發生以前。 同樣的,那個時期的大唐,問題可是真的不少。 若是問題得不到解決,也許雖然不會有安史之亂的發生,大唐的崩塌也不過是早晚的事。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 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以至很多百姓遷徙流亡。 土地兼併,跟世家是脫不開關係的。 再加上,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敗,過著糜爛奢侈的生活。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