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安祿山,史思明 (第1/2頁)
殼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元年間。 百姓們圍在一起,都快被嚇死了。 他們的皇帝現在還清醒嗎? 誰知道現在的宰相是誰? QAQ。 已經卸任宰相的張九齡苦笑。 他們的皇帝啊。 只希望能夠迷途知返。 [可我們都知道,李隆基的作死之路並沒有停止。 事實也證明了,李隆基沒有最糊塗的時候,只有更糊塗的時候。 繼李林甫,楊玉環,楊國忠之後,安祿山也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說起安祿山,我們很難不感慨,他的人生就像是開掛了一樣。 簡直是李隆基的親兒子。 先是李林甫蠱惑李隆基重用胡將,讓安祿山成功起勢。 後是認小他16歲的楊玉環為乾孃,還是李隆基自己牽線搭橋的。 除此之外,李隆基還任命安祿山為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 那個時候節度使權利有多大呢,能自行斬殺兩千石(郡守)以下官員,事後只要報備中央就行。 軍事上能夠掌握地方軍隊,經濟上能夠自行決定地方上的賦稅徵收。 此外像是什麼人事任命、機構設定乃至於賑災之類的事情,都能夠直接干預。 說難聽點,就是一小型的漢朝諸侯國。 而李隆基給安祿山的兵力多少呢,20萬。 唐朝兵力也就30萬,中央軍更是隻有8萬人。 只能說他李隆基是真敢啊,對安祿山是真的好。 是他親兒子看了,都得嫉妒的程度了。] 虞美人的毒舌上線,毫不留情的諷刺老糊塗的李隆基。 英明神武了一輩子,臨了臨了捅了這麼大個簍子。 簡直氣人。 她倒是沒說什麼楊玉環給安祿山洗三什麼的。 沒啥證據的話造什麼黃謠。 貞觀時期。 二鳳陛下扶額,本來以為前面已經很離譜了。 結果這還有更離譜的。 這是要氣死個誰啊。 這種噩耗,是他這種老祖宗們能聽的嗎。 想是這樣想,李世民卻又紅了眼。 只要一想到,他的子孫是這個樣子,他的大唐即將風雨飄搖,百姓流離失所,二鳳陛下就想哭。 命運對他大唐太殘忍了,QAQ。 此刻的李世民,真的很想附和天幕。 他李隆基怎麼敢的啊。 這麼多的兵,是能這麼交出去的嗎。 你交就交了,但凡有點限制也不至於此啊。 …… [可以很清楚的說,李隆基對自己兒子都沒那麼好過。 先是一日殺三子。 後是父奪子妻。 可能是政變經歷多了,對他兒子們更是嚴防死守,不給一點機會。 再看看對安祿山。 那真是,說當兒子寵都不恰當了,應該是當祖宗捧。 我們不少後人都揣測,李隆基跟安祿山怕不是真愛吧。 愛他,就給他最好的一切。] 虞美人說的輕鬆。 卻把天寶元年的李隆基噁心的夠嗆。 他大唐是更欣賞豐腴的美人不錯。 但安祿山那胖成球的模樣,侮辱誰呢。 他承認他是有些不謹慎了,可也不至於這麼埋汰他。 他九五之尊,想要什麼樣的美人沒有。 虞美人:啊對對對,那可真是太對了,連兒媳婦都不放過。 …… [說完安祿山,我們再看史思明。 講真的,他存在感是真低。 我們說起安史之亂的時候,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絕對是安祿山。 史思明,完全就是隻知道一個名字的程度。 但他能與安祿山掀起這場叛亂,也說明了他並不簡單。 史思明,出身西域史國,一個突厥人。 相貌不揚,懂曉六蕃語言。 天寶初年時,驍勇善戰,屢建戰功,授平盧軍知事。 又輔佐安祿山討伐奚和契丹,遷平盧軍兵馬使。 沒錯,他又是玄宗提拔的,李隆基還親口跟他說,“你日後一定會顯貴的。” 很少人知道,連“思明”這個名字,也是李隆基賜的。 可李隆基怕是做夢都沒想到,人史思明最後能顯貴到那個地步,直接想踹了你登上皇位吧。] 虞美人說到這裡,想起有些位面史思明還沒起勢,咳了咳,補充。 [史思明原名“崒幹”,與安祿山是同鄉,都是出生在營州,從小認識,可別找錯人了啊。] [大前提說完,我們來說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前後歷時八年之久。 一個本可以沒有,本可以提前解決的叛亂。 根據記錄,安史之亂前,唐朝